第128章出國渡河-《覆殷商》
第(1/3)頁
東方泛白,已是入秋時節,清晨的天氣微涼,露水比夏日更重。
群山腳下的南山大營中,號角嗚咽。斗耆國南征大軍旗幟招展,車馬如流,迤邐開出了營門,往南方進發。
聶傷駐車于高處,觀察著周圍的地形。
斗耆國的南山大營位置極為重要,它位于南山和西山交匯處,略偏與南方。不但要防御從南邊叢山中躥出的野人,還扼守西邊和西南的兩條通往外界的通道。
其中西南方的通道更加開闊,最寬處足有六七里,是進入斗耆國最便捷的道路。
正是因為這兩條通道的存在,使整個斗耆國的防御重心都向南部傾斜,軍隊大營也設在這里。
西南通道是一條長約二十里的平坦山谷,東為馬蹄山,西為狼尾山。
通道北方凸起一小山,曰馬山,山下有渾河流過。在河流和馬山之間的狹窄處,有一道壁壘,常年駐守著五十名士兵,控扼整條通道的咽喉位置。
和上次征剿野人走的路線不同,抓捕野人時,軍隊要進入南山之中,走到的是崎嶇山路。而這次出兵宿國,不用再爬山,直接走西南通道。
馬山關口距離大營不到十里,隊伍在平地上行走,速度很快,不一時便到了關口。出了馬山關,前方就不是斗耆國的領土了。
守關的戍卒們早就等在路邊,前方隊伍絡繹通過關門,國主的戎車駛到跟前,眾人忙彎腰行禮。
聶傷朝他們打過招呼,觀察著石頭砌筑的關墻,左右看了看周圍的地形,對御手道:“比叔,停車。”
戎車御手是一個候主領的年輕貴族,叫做斗耆比,斗耆家的遠支。據說這比叔是國內駕駛技術最為高明的車手,是死去的老侯的御手之子,也算子承父業,繼續為新國主駕車。
聶傷這輛國主戎車是指揮車,一般情況下不會參戰,所以沒有設置車左武士。車上空間很大,鋪著厚厚的虎皮、毛氈,還載著美酒和食物,頭頂有車蓋遮陽,乘坐十分舒適。
這樣的豪華戎車國中還有一輛備用的,都是前任國主置辦下的家當,現在全被聶傷繼承了。
聶傷不喜歡出戰時用這種奢華器物,但是又來不及改造,只能暫且用著。
那比叔聽到聶傷的命令,應了一聲,手中韁繩輕輕一抖,兩匹戰馬便一起收住了腳步,穩穩停了下來。
“開車技術果然不錯,至少沒讓我暈車。”
聶傷看了眼端坐在車上連頭都沒有扭一下的比叔,跳下車來,招來守關的戍長說道:“我看此地不甚險要,關墻也不甚高,你們的人是不是太少了?如果有敵軍大舉來襲,你們能守住多長時間?”
那戍長是個百夫長,算是中級軍官了,不像林場蒼那種底層軍官,氣質很從容,不卑不亢的稟道:“國主到了關外,你就知道馬山關險在何處了?”
“哦?”聶傷有些好奇,大步出關門,眼前頓覺開闊。
前方的通道盡頭,便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平原上河流縱橫,湖泊眾多。再遠處,隱隱能見白光閃閃,卻是那方圓幾百里的巨野大澤。
“國主請看。”
戍長跟在他身后,指著關墻下方的地形解說道:“渾河流到此處,擴散成了四條小河,將西邊的平地都淹成了泥灘沼澤。里面環境復雜,雜木亂草孳生,地形隨著水勢漲落而變,無路可行。”
“只有在靠近馬山的一側,才有一條十幾步的道路可以通行。此路在沼澤中蜿蜒盤繞,攻到此處的敵軍難以展開陣型,難以組織進攻。”
“而我馬山關,正好在這條路地勢最高的地方,可以俯視下方,周邊動靜一覽無余。敵軍少則拒之,敵軍多則立刻向身后的南山大營求援,援軍能在敵軍到達之前就趕到。試問何人能破?”
聶傷扶劍站在關口,了望著前方的怪樹混生的雜亂濕地,良久才轉過身來,問那戍長道:“君是何名姓?”
戍長躬身施禮道:“小臣羊甲,南溪邑人。”
南溪邑是斗耆國最南邊的村邑,派他們家族之人來守衛馬山關正合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华池县|
甘谷县|
大兴区|
盐津县|
车致|
吴旗县|
兴和县|
宜昌市|
保定市|
肥东县|
宁波市|
佛教|
岑巩县|
呼和浩特市|
福海县|
夏津县|
贺州市|
林周县|
玉门市|
化德县|
历史|
浮山县|
宝山区|
肇州县|
昌图县|
隆化县|
宜兴市|
吴江市|
新和县|
苗栗市|
文安县|
故城县|
襄城县|
崇信县|
河西区|
郁南县|
阳谷县|
高要市|
子洲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