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青春萌動-《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1/3)頁
皇帝回鄭縣后,由劉茂主持,羽林軍進行了一次招兵,既面向各營,也面向民間。這一下子點爆了鄭縣民眾和外地饑民的參軍熱情,皇帝親軍的招牌太有誘惑力了,又不用糧食和布匹,又有干飯吃,又有新衣服穿,傻子才不報名。
幾乎所有十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少年都報名參軍,甚至有人謊報年齡,征兵的人群里,隨時可見胡子拉茬的壯漢,滿臉褶子的大爺。
負責征兵的軍士問道:“你多大了?”
大爺捏著嗓子道:“十五?!?
“來人,拖下去打他二十軍棍,我讓你十五,你他媽的五十都不止吧?是不是嫌我們太閑了來添亂?大家看看,敢擾亂招兵,就是這個下場?!?
二十棍子打下去,招兵隊伍短了一半,不過仍有一萬好幾千人報名,經過初步篩選,留下了九千人,分別編入龍驤營和鷹揚營中,成為“比羽林郎”。
“比羽林郎”是為了與羽林郎有所區別才設置的,凡是付了錢進來的,就是正兒八經的“羽林郎”,沒有付錢進來的就是“比羽林郎”,相當于現在的公務員和“參公”,二者在身份和地位上有差別,不過至少從目前看來,吃穿用度都是一樣的。
這次的新兵絕大多數都是“比羽林郎”,如果皇帝陛下不是有了糧草,腰桿子硬了,是絕對不敢一下子招這么多不帶糧食只帶嘴巴來的大頭兵的。
皇帝出征一次,平定楊樹塢和石里塢,得到糧草數萬石,一戰消滅更始軍兩萬,奪得軍資無數,再加上各地豪強奉獻,總共搜刮到的糧食有十幾萬石,靠著這些糧食,劉盆子抓緊時間擴充實力。
羽林軍變化比較大,龍驤營人數達到一萬兩千人,分成了三部,屯騎校尉孫易和虎賁校尉王猛各領一支材官步兵部隊,斬馬隊也歸入了孫易部,還一支便是越騎校尉劉彪的騎卒部隊,如今這支騎兵部隊已擴充到了一千五百人,可以說是龍驤營的王牌戰力。
鷹揚營有一萬人,共編成了四個曲,為了以老帶新,劉茂將第一期軍訓的老部下王虎和崔秀要了過去,兩個人都直接提拔為曲長,應該說這個升遷速度已經是超級快了,王虎二話不說就應了下來,可是崔秀卻著實猶豫了一番,因為如果留在龍驤營的話,他也可升為曲長。
龍驤營是皇帝直屬,貌似比鷹揚營更有前途一些,可是在那兒當曲長,直接上司是三個校尉,而現在的上司卻是將軍劉茂,這樣來看,鷹揚營的曲長似乎高了半級,而鷹揚營看樣子早晚也會像龍驤營一樣分成幾部,曲長很可能升級為校尉,經過一番權衡,崔秀還是選擇了鷹揚營。
另外兩個曲長的人選出人意料,兩人都不是赤眉軍的人,一個是田況的第三子田無忌,原來在羽林軍中任隊率,在駐馬坡一戰中表現出色,被劉茂看中;另一個是由鷹揚校尉羅由推薦,劉茂親自面試過的鄭縣儒生張允。原沈陽縣尉穆弘也來投奔,被劉茂任命為屯長。
穆弘本來是個大孝子,說什么也不肯離開自己的祖父穆老頭,可等他當上了縣尉,一下子在縣里變得炙手可熱起來,竟有人主動上門,給這老爺倆提親。青春少年穆弘不為所動,他的祖父穆老頭卻突然老房子著火,煥發了一生中不知道第幾個春天,沒幾天就娶了個妙齡女子進門。與后世沉迷于手游的現代人不同,現在穆老頭再也不用玩手游了,人家玩起了“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游戲,樂此不疲。
穆弘看祖父有人照顧,又實在受不了和那個年輕的祖母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尷尬,就直接找到皇帝陛下,要隨他去南征北戰,建功立業。
皇帝陛下很喜歡穆弘,和他談了許久,讓小班登一度懷疑“皇帝喜歡老的”的傳言正確與否。交談過后,皇帝直接把穆弘推薦給二哥劉茂,以他為屯長,主要負責訓練神射手。
羽林軍兩個營整編完畢,共有戰斗人員兩萬余人,翟興帶領羽林后勤大隊三千人,為兩個營運送軍資,牛得草繼續掌管皇帝陛下的貼身衛隊,如今這個衛隊也擴充到了三百人。
龍驤營以老兵為主,戰斗力相對較強,鷹揚營以新兵為主,戰斗力未知。但是從戰斗熱情上來說,兩營不相上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天柱县|
霍林郭勒市|
隆安县|
内乡县|
西吉县|
曲靖市|
拉萨市|
庄河市|
弥勒县|
乃东县|
顺昌县|
都江堰市|
岳普湖县|
双峰县|
深圳市|
西贡区|
洛扎县|
临海市|
通州市|
米脂县|
丰城市|
辽源市|
普兰店市|
伊通|
鸡西市|
富蕴县|
子洲县|
南江县|
合水县|
临西县|
射洪县|
大同市|
武城县|
定南县|
靖江市|
青阳县|
丰宁|
兴宁市|
福海县|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