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定隴十策-《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1/3)頁
皇帝使人去安頓隴西使者,他自己先接見了長安使者,使者進來便拜倒道:“陛下,夫子使我來送信。”原來是鄭深的學生----何欣。
侍郎何欣在小皇帝出征豪強時就隨軍參贊軍機,一直是皇帝身邊的近臣,此次出征本要帶他出來,因為他手頭有事兒耽誤了。鄭深遣他來送信,想必是連人帶信一起送來了。
皇帝一邊問著“子淵還好么?”“長安最近有什么事沒有?”一邊打開帛書,展開一看,見帛書上有四個大字“定隴十策。”
帛書洋洋灑灑,寫滿了一整幅上好絹布,其間之乎者也,文才縱橫,皇帝斷定,鄭深寫的時候一定是想著這篇文章可以載入史書、流傳后世,所以才寫成這樣兒。
皇帝知道鄭深很有戰(zhàn)略眼光,看問題比較深入,所以他細細地讀了這么長一大篇策論,然后將其遞給了烏蓋,說道:“子淵之言,與汝多有相合之處。”
皇帝用手敲了敲面前的幾案,說道:“子淵眼光獨到,見解高妙,令朕受益匪淺,這一句最是緊要:定隴之要,在東不在西。意思是若朕能于關(guān)東決勝,則隗囂必于隴西俯首。這話合了你的意思,隗囂是想坐觀成敗,以明去就,等天下大勢已定,他才能明確態(tài)度。。。他是想當墻頭草啊!”
烏蓋道:“鄭尚書雖未臨隴西,可所言情景,與親見一般無二,可謂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臣實在是佩服之至。尚書所言‘以兵威之,以德懷之,以利誘之,以勢分之’,深得謀策之妙.”
皇帝嘆道:"子淵的策是好策,只是卻沒有一戰(zhàn)定勝負之策。看來子淵的意思,是不想朕用兵啊!"
烏蓋道:“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何欣道:"陛下,太原郡守杜廣國來報,說真定國劉楊起兵,向太原求援,杜廣國已率軍兩萬兵臨井陘,以為聲援.可偽漢軍兵騎精強,上黨太守田邑尚在天井關(guān)與敵相持,太原都尉張舒正在河東鏖戰(zhàn),太原一郡兵馬不足,恐不堪用,特來請陛下示下."
皇帝道:"田況還未拿下河東嗎?看來是要向東線增兵了...容朕想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甘谷县|
瑞昌市|
焉耆|
乐东|
衢州市|
广汉市|
姚安县|
嘉义县|
尉犁县|
施秉县|
宜昌市|
富裕县|
施秉县|
犍为县|
通海县|
于田县|
融水|
达尔|
潞城市|
英吉沙县|
凭祥市|
察哈|
宜宾市|
扶余县|
马关县|
东台市|
岳池县|
南开区|
邵阳市|
富蕴县|
东山县|
三亚市|
乌苏市|
额济纳旗|
呈贡县|
鸡东县|
东港市|
兴山县|
南阳市|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