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太行相隔-《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1/3)頁
鄧曄道:“杜太守年紀輕輕,怎么如此暮氣深重?只要我大軍出井陘口,一入趙地,真定王必定出兵響應,兩軍齊發,可一舉拿下常山郡,你我或可有封侯之份。大丈夫要善于把握良機,成其大功,杜太守切莫錯失良機!”
杜廣國道:“鄧將軍還記得李左車之謀乎?”
李左車是趙國名將李牧的孫子,在秦末劉項爭霸時輔佐趙王歇。韓信攻趙時,李左車認為,漢軍千里匱糧,士卒饑疲,且井陘谷窄溝長,車馬不能并行,宜守不宜攻。只要嚴守,就可以萬無一失。他自請帶兵三萬,從間道出其后,斷絕漢軍糧草。趙軍主帥陳余不聽,終至大敗。
如今杜廣國和鄧曄的情景與當年韓信相似,若是他們穿過數十里井陘谷道,抵達井陘口,窺伺趙地,則將面臨糧食問題,因為井陘谷太過狹長,運輸困難,若偽漢軍如李左車謀劃的一般從小路襲擊二人身后,則二人有可能被斷掉后路。
鄧曄道:“此一時彼一時,時勢異也,我等入趙地,即可因食于常山郡,或與真定王會合,食于真定,真定王多年經營,廣有積蓄,必可供應我軍,何來糧草問題?一旦我軍打開入趙通道,后續大軍即可源源而入,陛下再自洛陽發大軍,席卷關東,天下可一戰而定,此千載難逢之良機也!”
杜廣國心道:“你把劉秀也想得太簡單了。”
他心知勸不住鄧曄,嘴上說道:“將軍欲成大功,杜某愿為將軍后援,為將軍固守井陘道,征發太原郡兵,轉運糧草,使將軍無后顧之憂。”
鄧曄道:“也罷,我有兩萬南軍,兵強將勇,足可席卷趙地,不需杜太守的郡兵。就依太守所言,你我分兵,我一人率軍出井陘口。請杜太守為我之踵軍。”
二人商量定了,杜廣國率兩萬郡兵,駐守在一處關隘之中,扼守井陘谷道,鄧曄揮兵東進,直出井陘口,一路未遇到什么抵抗,不出幾日,就已進入趙地。
鄧曄道:“杜廣國無能為之人也,我本欲提攜他一道成其大功,他竟如此不識抬舉,如今我獨成大功,沒他的份兒!”
鄧曄渡過綿蔓水,折向北,要與綿曼的真定王太子劉得會合。
離綿曼城只有四十里,忽然遇到一支人馬,擋住去路,前軍來報,說是建武帝劉秀親自領軍來戰,諸將盡皆大驚。
鄧曄道:“我觀此軍不過萬余人,人數尚不及我軍,我軍乃是南軍精銳,百勝之師,就算劉秀親至,又能如何?待我明日出戰,與偽帝一決雌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普陀区|
琼中|
宁强县|
含山县|
泰顺县|
嵊泗县|
三门县|
顺义区|
闽侯县|
巴林左旗|
宝清县|
永年县|
邯郸市|
湘乡市|
庄河市|
墨脱县|
滨海县|
叶城县|
巩义市|
台中县|
奇台县|
新昌县|
北宁市|
扶绥县|
杭锦旗|
宁国市|
陆丰市|
河北区|
永吉县|
衢州市|
鄄城县|
宁南县|
平昌县|
万荣县|
含山县|
分宜县|
宣城市|
屏东市|
广平县|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