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攔腰切斷-《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1/3)頁
桓譚的話里透露出了重要的信息,潁川太守馮異如今并不在潁川,而是出現在了河內。
兩人前幾天在河內碰面下棋,馮異還說要桓譚早點回去,好再下一盤,桓譚回去能回哪兒?當然是邯鄲,當然,依舊要路過河內。
這么說來,馮異或者是改任河內,或者是從河內路過,北上邯鄲去向劉秀述職匯報。
但是從他所走的路線來看,不像是進京述職,因為從潁川北上邯鄲不須經過河內,從河內走就有些繞遠了,那么他必定是專門去的河內,這幾乎可以斷定,馮異已從潁川太守卸任,改任在河內郡內。
劉秀剛剛稱帝時,馮異任孟津將軍,領魏郡、河內二郡之兵,以劣勢兵力對抗朱鮪、李軼三十萬大軍,占盡了上風,打得洛陽兵出不了城。
馮異數次從河內渡河攻擊洛陽,對這一帶太熟悉了。劉秀改任他在河內有充分的理由,那么潁川呢?潁川太守現在是誰?目前還不知道。
這個任命大概是新鮮出爐的,一般這種大的調動,漢情局會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然后通過秘密渠道送回來,可是現在漢情局的消息還沒有到。
只是一個人事調動,劉鈺卻從中嗅到了一絲危險和戰機。他立即召集洛陽幾名大將一起商議。
車騎將軍劉茂道:“馮公孫善戰,今年我軍數次試圖突破嵩山防線,進軍潁川,都被他阻住了,嵩山一線他守得甚是牢固,尤其是轘轅山上的轘轅口,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間,道路險隘,有十二曲道,將近復回,轘轅口扼其要沖,自成天險,很難突破。”
劉茂雖在伊洛大戰中打敗了馮異,但是勝得很兇險,當時馮異在正面牽制劉茂,岑彭遠距離迂回占據了宜陽,直接進逼洛陽。若不是連環霹靂車發威,打馮異一個措手不及,這次戰役勝負難料,稍一偏差,或許就演變成馮岑二人聯手取洛陽的經典戰役。
之后馮異固守潁川,在洛陽正南的廣城澤一帶和東南的轘轅口關隘布下重兵,不僅保障了岑彭攻略南陽的后方安全,而且幾乎封死了伊洛平原的南線,使洛陽的輻射作用不能發揮。
劉茂數次派兵,試圖突破,都沒有成功。因此對于馮異的軍事能力十分認可,評價也很高。
他說道:“如此良將鎮河內,看來黃河一線要吃緊了,或許孟津渡是敵軍的主攻方向。”
“不!”皇帝斷然否定道:“朕不這么認為,馮異大概是來維持大河防線的,偽漢主攻方向絕不在此。”
劉茂愣了愣,不知道皇帝為何如此肯定,但是眾人早就習慣了相信皇帝,大的方略都是他來拍板的。
劉鈺的判斷來自于前世的歷史記憶。建武帝劉秀對馮異的使用,向來是副攻手,雖獨當一面,但其作用主要是保障劉秀主力大軍在別處的軍事行為。
而馮異確實是軍事天才,他每每以劣勢兵力壓制對方大軍。威震洛陽就不用說了,三十萬人被他幾萬人壓著打。后來鄧禹兵敗長安,劉秀看鄧禹不管用,立即以馮異為征西大將軍,頂上去做救火隊員收拾殘局。馮異不負重望,以一支偏師在關中維持,越打越強,在對赤眉軍的戰斗中屢戰屢勝,一點點扳回局面。保障了劉秀主力在關東的清剿行動。
劉鈺相信,此次劉秀還是讓馮異獨當一面,在黃河一線向南防守洛陽重兵渡河,而他的主力一定是別有所圖。
關鍵是劉秀的所圖在哪兒。
王虎道:“難道偽漢要從別處強攻洛陽?”
這個可能是存在的。
洛陽東部是建武漢的河南之地,與伊洛平原有高山相隔,要從東向西進攻,必經虎牢關,那就是強攻的態勢。虎牢關是天下雄關,易守難攻,大軍不易展開,要從此進攻,怎么說呢?太費力氣,而且可能效果還不太好。眾人一致覺得這種可能性不大。
洛陽南部是潁川郡和南陽郡,如今岑彭攻略南陽,與鄧奉連月激戰,最擔心的就是洛陽漢軍南下,斷了他的后路,哪兒還有余力從南向北進圖洛陽?
除非是劉秀親征南陽。
討論來討論去,眾將也覺得不太可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岳普湖县|
康保县|
重庆市|
满洲里市|
江孜县|
延川县|
灵台县|
临夏市|
竹山县|
阿勒泰市|
乃东县|
祁连县|
雷波县|
永福县|
古丈县|
南宫市|
嵩明县|
龙川县|
祁门县|
彭州市|
洪泽县|
轮台县|
白玉县|
鹤壁市|
新竹市|
泌阳县|
汽车|
大悟县|
北安市|
施甸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大城县|
通海县|
怀安县|
开平市|
昌吉市|
高台县|
德保县|
鄄城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