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馬上高低-《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1/3)頁
鄧終是騎著馬進的洛陽。
他是一個戰場上的武將,騎馬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雖然沿途的官府為他準備了馬車,但是鄧終反倒不習慣,還不如自己騎馬來得暢快。
騎馬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看看一路的情景。他的兄長鄧奉囑咐過他,讓他多聽多看,只管把見到的原原本本帶回去,說給他聽。
兄長的話對鄧終來說就是圣旨,甚至比圣旨都管用。他從小就崇拜兄長,有意無意地模仿兄長的言行。在他看來,兄長就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大英雄,沒有人能和兄長相比。
有時他甚至會想,要是兄長真的像他上次說的那樣自己做個王,甚至以后打一片天下,干脆做了皇帝就好了。可是他再就這事兒問兄長時,兄長卻又嘆道:“我不過是看不慣叔父,隨口說說氣他罷了,皇帝有什么可當的,不能隨心行事,累!”
然后他便懶懶地向后一靠,說道:“還是認一個皇帝的好,省得自己撲騰,操心費力。但是我想投奔的人必得是有真本事的,有胸襟的,他的眼里要有我們兄弟,又要沒我們兄弟。”
看鄧終有點發懵,鄧奉難得地解釋了兩句,“眼里有就是看重我們,咱們兄弟要有分量。眼里沒有就是不要在我面前擺那些皇帝的臭架子,少管我,少煩我,讓我可以隨心自在。”
鄧終問道:“那劉秀哪一點不行?”
鄧奉冷笑道:“劉秀的眼里哪有我們?他的眼里只有河北人,只有吳漢那些人。他又喜歡講究法度規矩,那種居高臨下的客氣讓人渾身不自在。我和他天生合不來,但凡有一條路走,咱們兄弟都不能吃這個回頭草。”
鄧終這一路都在琢磨,不知道建世皇帝是個什么樣的人,會不會是那個眼里有他們又沒他們的人。
雖然從洛陽到南陽都是建世皇帝和鄧奉的控制地區,但是亂世里盜賊橫行,官府也不一定都能管得到。為了保障安全,鄧終帶了一個一百人的衛隊,人雖然不多,但都是百戰精兵,隨便來個千八百人也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
這一路走來,過了廣城澤,一路都是平原,初春的天氣,還頗有些寒氣,騎著馬跑幾百里路絕對不是什么舒服事,好在他們都是成年打仗的人,這種事在軍人看來算不上什么苦。
伊洛平原的人煙并不算很稠密,也沒有多少往來的商旅,看不出這個關東大都市圈應有的繁華。
洛陽周邊幾年來一直戰火不斷,出走他鄉的人越來越多,大部分人進入了函谷關,去關中討生活。
經過小皇帝幾年的治理,關中如今稱得上是全天下最安定富足的所在,也是天下百姓不遠萬里投奔的燈塔。
自從一年前劉茂封閉了伊洛平原,洛陽迎來了一個短暫的和平時期,這片古老的土地又活了過來,煥發出了生機,但是年底的一場大戰又將這一切破壞了。
伊洛平原雖然沒有關中的渭河平原那么大,但是土地肥沃,河流縱橫,自然條件不在關中之下。如果有穩定的外部環境,幾年就可以重新變成一片繁華之地。
鄧終一路走一路看,除了吃飯睡覺,中間并不休息。但就這個吃飯的事,也讓他們吃出了新鮮。
第一次在驛站里吃到餃子,這些軍營里的漢子差點把舌頭都一起吞下去,他們突然發現,面居然能磨得這么細,肉和菜還能這么組合,而他們組合到一起的味道竟然如此誘人。
當他們問驛吏如何能磨出這么細的面粉,做出這么好吃的面食時,驛吏驕傲地說道:“多虧皇帝陛下貪吃!陛下喜食面食,為此親自設計了新型石磨。喏,就是那邊放著的那種石磨,磨出來的面又細又勻。這些面食的做法,許多都是從宮中傳出來的,民間又學了去,廣為流傳,慢慢就從三輔傳到洛陽來了,哈哈,這回咱們百姓就有口福了!”
一個小小的石磨改造,就使百姓的生活水平上了個臺階,貪吃有什么不好?貪吃也是科技發展的動力。
之后的每一頓飯,大頭兵們都帶著期盼,他們吃到了許多好吃的面點,還吃到了各式的炒菜,讓他們開了胃的同時也大大地開了眼界。
等見到洛陽高高的城樓,鄧終有了一種鄉下人進大城市的感覺。洛陽不愧是天下名城,比起家鄉的宛城,比起趙地名城邯鄲,洛陽城都顯得更加厚重,更加富有歷史感和文化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平远县|
南部县|
伊川县|
襄城县|
高淳县|
瑞金市|
荥阳市|
卢氏县|
徐汇区|
根河市|
门源|
岫岩|
措美县|
壤塘县|
滕州市|
临江市|
玉龙|
习水县|
遂川县|
翼城县|
甘肃省|
章丘市|
阿克|
益阳市|
铁岭县|
庆阳市|
利津县|
尼木县|
长丰县|
金阳县|
台东市|
光泽县|
云南省|
东海县|
偃师市|
洞口县|
华池县|
大宁县|
五台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