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上谷疑云-《牛吏之帝王崛起》
第(1/3)頁
耿廣去向劉秀請求帶兵出征,由井陘攻入太原郡,劉秀十分不高興。
耿廣本來就是個人質,只要老實呆在邯鄲,讓皇帝看著安心就可,可是他沒有擺正位子,竟然不知死活地提出領兵出征的要求,聽在皇帝的耳朵里,就是他想要借機逃走,擺脫邯鄲的控制。
若是如此,那么耿家的用心,就顯得極為可疑了。
劉秀一怒之下,下了旨意,要求耿況入朝。這個意思,竟是圖窮匕現,要把上谷耿家連根拔起,一向和平的兩家關系面臨破碎,大家要撕破臉,攤牌了。
當然面子上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劉秀派了自己的舅舅,長羅侯樊宏率車駕去迎接耿況,這個表面上的禮遇還是比較高的,就看耿況是不是肯放下上谷的家業入朝了。
從前耿家與皇帝保持著平衡,雙方相安無事,主要是因為耿弇的存在,耿弇在朝為建威大將軍,手握重權,是劉秀最為看重的將領之一,前途十分光明。
耿家因此和邯鄲朝廷綁定得比較緊密,耿家依賴朝廷實現自己的利益,即便耿況不入朝,皇帝也并不十分擔心。可是如今形勢變了,耿弇全軍覆沒,雖然沒有見到死尸,但是確定回不來了,耿家在朝中的利益幾乎全部破滅,如今這個邯鄲朝廷,對于耿家來說,真的是可有可無。
這也是劉秀一直不放心上谷的原因,即便耿廣入質,他也依舊如鯁在喉,不拔出耿家的根不舒服。
劉秀這道旨意,配合著杜茂和張堪的大軍,殺機格外濃郁,耿況要是不肯奉旨,恐怕上谷立即就要起兵禍,耿況要是奉旨,那就得乖乖交出整個上谷郡,別再想天高皇帝遠地自成一家了。
長羅侯樊宏領了這道旨意,磨磨蹭蹭不想上路,心中恐怕對這個皇帝外甥有些怨言,讓誰做這個使者不好,為什么非得讓他去呢?
樊宏是劉秀的親舅舅,他的姊妹樊嫻都是劉秀的母親。
樊家世為豪富大族,他的父親樊重性情溫厚,行事有法度,家里幾代同堂,子孫執禮甚恭,就像在衙門里一樣。劉秀可能受到了外公和母親的影響,做事也喜歡有規矩條理。
樊家是典型的地方豪強,有數百頃的田地,建起來一個超大的莊園,里面牲畜、糧食、魚蝦、果品、桑麻等等都可以自給自足,可以閉門成市,當時正逢亂世,為了自保,附近許多農戶都跑去依附樊家。
劉秀的外公樊重經常賑濟宗族,在臨死前居然立下遺囑,把別人向樊家借的錢全都一筆勾銷,把借據全部燒毀。那些欠債人聽說了,十分羞愧,竟爭先恐后地跑去樊家還債,但是樊宏受了父親的遺命,堅決不肯接受。
樊宏性格像父親,寬厚謹慎,上朝時都是按時到達,恭敬地俯伏在地等侯,他有事上奏時,都是自己親自動手書寫,先打好草稿,再一字一字地謄寫,然后再親自毀掉草稿。
雖然是皇帝的親舅舅,但樊宏一點不驕奢,他生活簡樸,恭敬地侍奉皇帝,寬厚地對待他人,并曾向劉秀說自己無功享食大國,誠恐福薄,子孫不肖,辜負皇恩,只愿還鄉做一個小鄉亭侯。劉秀當然不肯應允,但是卻將他的話公開,將樊宏作為恭謹的典范。
劉秀對耿況下手,下了一道外表溫情而內容嚴厲的圣旨,卻命樊宏這么一個性情寬厚柔順的人去傳旨,不知是不是想以他的寬厚形象,沖淡一下旨意中的殺機。
樊宏磨蹭了許多天,終于還是在皇帝的催促下上路了。走之前,他將自己的兒孫都叫到面前,一個一個地叮囑,讓他們一定要謙遜恭謹,不要倚仗權勢,觸犯國家法度。
他如此鄭重其事,讓兒孫們頓時覺得十分難過,好像全家要生離死別一樣,家里的孩子竟哭泣起來。
樊宏抹著眼淚上路,一路走,一路歇,幾乎遇到一個驛戰,便要進去休息一日,走了一個多月,才走到涿郡境內。
然后他便停下不走了。停留了十天,樊宏聽說杜茂的大軍到了昌平附近,便啟程繼續向北,不是直接進入昌平去傳旨,而是投到杜茂的大營中來。
杜茂正在生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依安县|
石城县|
海兴县|
浑源县|
宁安市|
杂多县|
康乐县|
万山特区|
上蔡县|
锡林郭勒盟|
延寿县|
库伦旗|
石泉县|
亳州市|
九龙坡区|
黑河市|
中牟县|
永兴县|
前郭尔|
和田市|
那曲县|
体育|
九江市|
攀枝花市|
金昌市|
偃师市|
汶上县|
临猗县|
微博|
孝昌县|
固安县|
三台县|
泰顺县|
闽侯县|
喀什市|
长葛市|
吴江市|
勐海县|
尼玛县|
大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