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人活一世總要留個名,留個出處的,要不然就和花草竹木,飛禽走獸一樣了,都是統一代號。 農村的土墳大多是直接下葬上面填土,堆出來個土包,這就完事了,再過個十幾二十年,子孫后輩都不知道你叫啥,而且沒啥手續,很容易被征地遷墳,到時候要是沒人來認領,啥也沒了。 有點錢的就找人修建個墓碑,但長期沒人打理,過不了多久,碑文上的字也模糊了,雨水沖刷土地松動,說不定哪天碑文都倒了。 老爺子也沒啥要求,就要個有個手續,有人管理費墓園,在碑文上刻上奶奶的名字,還有她生于哪年死于哪年,平生做過哪些重要的事,比如哪一年哪一日結的婚,何年何月得子。 陳實以前不懂老爺子到底為何這般,可當他重生后,他才知道,古人修墓碑下葬,還會寫下生平的事,哪天被考古隊啥的發掘墓了,也有人記得這個古人叫啥。 不幸被盜墓的發現了,那真是不幸了,不過盜墓的那人也知道了這世上曾經有過你這么個人。 爺爺的墓碑讓陳實別刻字,等陳實覺得可以刻字的時候,在親手幫他刻字,但一定讓奶奶的墓碑上留下奶奶的名字“徐驚春”,多么美的名字啊,可一個村里基本沒人知道奶奶的名字。 奶奶的父親曾是一名中學的校長,在那年頭被人迫害而亡,只留下了奶奶和她的母親,還有一個年幼的弟弟。 奶奶的弟弟在十三歲那年也因病去世,最后奶奶和爺爺的親事還是奶奶的母親親自上門提親的,這在當時簡直是獨一份。 爺爺和奶奶成親后不久奶奶的母親也去世了,爺爺說奶奶命苦,苦到除了孩子,她一無所有,本該是個才女,可世事難料。 村里人甚至沒人知道奶奶認字識數,她就是那種眼中只有爺爺,爺爺是她的所有,用具俗話說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生是陳家人死是陳家魂。 爺爺到底對奶奶是什么感情,沒人知道,但現在陳實或許知道了,爺爺可能真的在乎奶奶,要不軟不會有那么重的執念,要讓奶奶在這世上留個名。 爺爺說過,這是他們老陳家欠了奶奶的,讓陳實必須做到,而不是盡力,是必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