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余九人的心里想法,陳實是非常的清楚的,他們想要掙脫束縛,擁有主導權。 同理,這群人也知道陳實的想法,他們是相互博弈,陳實想要借助的是這群人的資源和將他們捆綁在一起,成為掌舵人。 他們無非從打工仔變成了合伙人,真正意義上的合伙人,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陳實說的自保,他們害怕的是被人隨手棄之。 今天或許你可以侃侃而談,八面玲瓏,意氣奮發,明天說錯一句話,你就要閉嘴,甚至你的家族和企業都要因為你而遭殃,企業到時候第一個就會拋棄你。 這一切都因為他們沒有真正自保的能力,有的不過是別人看起來的風光。 如果陳實的計劃啟動了,他們就會打破一個次元,就像港島那邊老牌資本一樣,可以真正的參與和選擇一些事的走向。 國內所謂的新貴的富豪都是市值給予的,今天你身價一千億,明天一個關于你企業或者你的丑聞,你的身價可能就幾百億了,跳水太快了。 而市值這個東西在外行人看來很牛,只有懂行的才知道,港島那邊那批老牌資本很難被唯一的到。 主要是他們掌握的是住宅和土地,還有非常多的就業人口,這些都是固定的。 這里舉個例子,雅x爾服裝被爆炒股一直盈利,差點超過主營業務的收入,這里面有個大家沒注意的一點。 雅x爾是在公司產業盈利的基礎上,拿出一部分錢去炒股,公司的錢是要保持正常周轉的,富余的錢炒股賺了就賺了,賠了也就賠了,本身產業是不動的。 而大部分現在的企業是本身就沒有實體和核心產業,一直拿著一個空殼在炒,而且都是全部身價壓上去,不崩盤可以,一崩盤,什么也沒有了。 這也是為何后來互聯網公司都把錢入股了地產公司和一些實體公司,他們是要多一條路,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的投資人都是有著厚實家底的實體大亨。 這批實體大亨就是拿著自己富余的閑錢來投資一些新的產業,即使賠了,也動不了他們核心產業,賺了,就把賺的錢轉化到實體中。 房子和土地還有工廠等都是實體,只有強大的國家這些才會有人去買,去置辦。 弱國和小國,富商們去投資,一般都是只租不買,因為局勢過于不穩定,這也是為什么越強大的國家越強大,因為富人集中密度高,商人多。 九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不相信陳實有什么好心思,但這時候,確實沒什么比陳實的這個更好的。 試試看,這是九個人的共同想法,商人哪有共贏,每次的付出一定是想要得到回報,只不過回報是什么罷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陳實說的冠冕堂皇,總結一句話:“大家報團取暖吧,要不然容易被逐個擊破,大家團結起來,說不定還能存活更久,總不能過不了十年就都完犢子落幕了吧。” 其實大家都害怕這事,國內能持久的就是老段和他的門生,這也是很多人想要加入老段,但老段只自己培養門徒,不和任何人合作,不接受任何加入他的隊伍。 說白了,一切都要老段自己掌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