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秦都單一的經濟要改善,就必須要培育出二到三個新的支柱產業出來,但是秦都不比漢都,一片空白之下,怎么培育? 沙正陽提到的的這個競爭理念也的確有些道理,秦都要競爭的目標是涪崗昭陽武陽安襄和宛州這一類的城市,再說大一些就是內陸地區這些和秦都條件相若的城市,也就是未來的三四線城市,你要展示自己的優勢,讓這些產業落地能在你這里健康的成長發展,博得口碑,才能長久持續的贏得這場競爭之戰。 蘇倫康第二天就把他和沙正陽見面吃飯所談到的這些情況向朱鳳厚和曹忠誠二人作了匯報,馬上就是春節了,但是聽到這個情況之后,朱鳳厚和曹忠誠二人都沒有怠慢,立即召集了相關的領導開了一個會,就是研究如何在中海硅業基礎之上,繼續挖掘相關的產業引入和發展問題。 朱鳳厚和曹忠誠都很清楚,單純一個中海硅業,哪怕加上中海硅業可能要涉及到硅棒切割制作硅片,乃至更下游的生產成為太陽能電池,都無法真正讓太陽能產業在秦都就此興盛起來。 如沙正陽所說,這需要一個較為龐大的生態體系來,多晶硅生產硅棒切片太陽能電池制造,然后才是太陽能光伏組件的生產,最終如逆變器這一類的關鍵元器件生產,乃至要真正形成光伏電站還有應用系統類的組件產品。 另外秦都還需要為這樣一個新興產業提供一個較為寬松優越的光伏發電的應用環境,也就是你要做一個嘗試性的突破試驗基地,讓這個產業整個產業鏈都能在你秦都落地生根發展,那么你才能真正贏得這場競爭的勝利。 為此秦都市委市政府也的確有一些準備,北部的清河暮山夏塬幾個縣地處黃土高原,光照強,氣候干燥,特別是部分區域都是荒山禿嶺,也是發展光伏電站的最適宜區域,當初沙正陽一提出發展以多晶硅為基礎的光伏發電產業時就獲得了朱鳳厚的認同,主要也就是考慮到這一塊可以作為一個試驗田。 蘇倫康在會上詳細闡述了沙正陽提出的一個產業生態的觀點,認為秦都如果要擊敗國內其他競爭者,充當國內光伏產業頭號基地,那么就必須要在這個產業生態圈上做文章,不但要在各方面的投資服務環境上做到最完善最周全最高效,而且還要主動作為,為這些落戶企業解決他們在產業鏈配套甚至市場上的各類困難,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在秦都發展如何舒心放心和安心。 這也是蘇倫康在沙正陽的觀點上自己總結出來的三心戰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