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盧雅和華為那邊的談判很膠著。 對于華為來說,來漢都設立生產基地的確沒太大的吸引力,現在深圳還無法和十多年后比,當然華為肯定也看得到這個趨勢,來內陸發展是大趨勢,只是卻不需要如此急迫。 除非你能拿出更具吸引力的方案來。 單純的靠土地、稅收這一類的優惠,的確不夠。 所以沙正陽才策劃了這個共建技術實驗室或者說技術研究中心的方案。 對于三家高校來說,能夠和業界內知名企業合作,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漢都市政府牽頭并愿意出資的情況下,這個就更具有吸引力了。 目前盧雅已經暫停了和富士康那邊的談判,集中精力和華為談。 華為的要求和需求,華為的顧慮,華為的產業結構和發展走向,都市盧雅和華為談的內容,華為也很認可盧雅這個談判對象。 當然盧雅也幾乎是每天一個電話回來,匯報談的情況,沙正陽免不了要支招,總體來說談的不錯,但是還欠缺一錘定音的大招。 所以共建技術研究中心和實驗室就是殺手锏。 “市長,能不能把富士康放在經開區?”燕行舟的確還是有些舍不得富士康。 雖然之前雙方已經有個約定,富士康和華為都由高新區接手,但富士康這一類純粹組裝代工類的企業,規模也更大,放在經開區明顯更合適一些。 季國力也忍不住了:“老燕,不早就說好了么?我們讓了不少了,廣達和和碩還不夠?你們能把那兩家談下來,已經足夠你們喝一壺了,……” “誰會嫌少?經開區百廢待興,蚊子肉我們都不嫌,高新區現在已經有了一個科創園區,互聯網產業和軟件產業才是你們的主打,制造業,特別是這一類勞動力密集型的裝配制造業,本來就該是經開區的主業才對,……” 燕行舟的話讓季國力不樂意了,斜晲了對方一眼,“哪有那么多應該?高新區確定的發展路線就是雙輪驅動,互聯網信息和軟件產業是一輪,高新技術產業中的制造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輪,……” “問題是富士康這種算得上是高新技術產業么?”燕行舟語氣更緊,“這其實就是傳統的電子制造業集成得更好罷了。” 這一扯下去就沒邊了。 沙正陽其實也覺得富士康是更合適放在經開區,本身現在高新區的土地開發還處于前期,現有土地根本就不敷使用,富士康真的要來,那就是土地大戶,高新區還真的很難滿足,就算能滿足,只怕一下子下去高新區就再無余力接下其他項目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