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換好衣服,余年將煮好的雞蛋撈起來,再配上煎好的培根以及混合果汁,就是早飯了。 攝制組的人抓了不少鏡頭,一邊問道,“年年煎培根非常熟練,平時有空,會自己做飯嗎?” 余年點點頭,笑道,“嗯,會。做飯是上大學的時候學會的,希望以后能做菜給喜歡的人吃。” 吃過早餐,收拾好碗筷,余年洗了手,站到書桌后面,鋪開宣紙,執筆懸腕。寫完一頁字,他擱下毛筆,回答攝制組的問題。 “練字的習慣很小就養成了,大概還沒上小學吧,不過那時身高太矮了,夠不到,必須踩在凳子上才行。”說到身高,余年忽然想到,“說起來,不知道我這段時間長高一點沒有。” 攝制組的人道,“官方身高是一米七九對嗎?” 余年不太好意思,“對,不過實際身高不是一米七九,是一米七九點五,我前段時間長高了零點五厘米。” 見余年一臉認真,攝制組的人都笑起來。 找了工具,余年一邊量一邊道,“這段時間我總覺得自己好像又長高了一點,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說不定,真的就突破一米八的大關了——” “確實一米八了,還多了兩毫米。”看到數值的攝制人員笑道,“實現了質的飛躍啊!” 余年驚喜道,“真的長高了?” “對,官方資料可以更新了。” 攝制組的人關了機器,又跟余年商量,“除了起床吃早餐這一段,我們還想拍一些關于您創作的段落,作為首次披露,您看可以嗎?” 余年很配合,“當然沒問題。” 一行人進到了余年寫歌的房間,里面擺放的東西較多,為了避免磕碰,攝制組的成員都很小心。 余年坐到工作臺前,打開設備,見鏡頭對準了自己,他笑道,“今天上午沒有外出的通告,所以會在家里寫歌,積攢的工作還挺多的……我這幾天在寫的,是邱俊導演的新電影《回到過去》的推廣曲,說起來,這個工作還是明希幫我牽的線。” 攝制組的人聽見他提起其他藝人的名字,連忙問道,“是夏明希嗎?” 余年笑著點頭,“對,就是他,等他從劇組回來,得請他大吃一頓才行。” 想起攝制組說過,要多提兩句寫歌的事情,余年拿過一張字跡凌亂的稿紙在鏡頭前晃了晃,“寫歌這件事,要是靈感迸發,我大概十幾分鐘就能填好一首詞,一兩個小時寫好曲子。不過慢的時候,在椅子上坐一整天,也寫不出一段旋律。” 他將手稿放好,“這次我把邱導的劇本反復看了三遍,找到了一點感覺,還比較順利。曲子已經寫出來了,今天會把詞填進去。” 這是余年第一次公開聊詞曲的創作,攝制組的人自然沒有放過,“您以前寫詞曲也是這樣的嗎?” “差不多吧,我還記得寫《一無所有》的時候,正在準備期末考試。面前擺著厚厚的參考書,旁邊放幾張稿紙。背了會兒考試重點,突然來了靈感,提筆就寫,很快就寫出來了,非常順暢。” 攝制組:“當年《一無所有》連著霸榜幾個月,后來更是獲得了年度金曲獎,對您有什么影響嗎?” 余年手指按了幾下琴鍵,笑著回憶道,“最大的影響大概是,我姐一高興,發了一個大紅包給我,好像是66666,有種一夜暴富的感覺!” 又拍了一些需要的鏡頭,攝制組的人約好了在下次余年參與日曜手機的品牌活動的時候,再過來跟拍,之后就帶著設備先走了,余年將人送到了門口。 看了看時間,余年喝了杯水,收拾好東西下樓,施柔已經到了。 坐進后座,施柔翻著日程表,“孟哥先過去博物館了,要是路上不堵車,我們應該也能提前十分鐘到。” 一行人到寧城博物館時,時間剛過十一點。和這次的主攝影師握了手,余年進到臨時搭建的化妝間。 孟遠就等在化妝間里,見余年進來,周圍沒有外人,低聲道,“發現沒有?這個攝影脾氣不太好。” 余年點點頭,“發現了,好像不太高興我。” “八成是了,季朝德,拍文藝作品的,自視甚高,還曾經發表過言論,說自己就是看不上娛樂圈里那些沒文化的草包流量明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