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待吉伯嚴把眾武人引進堂內祭奠,白應龍并其黨羽劍履入殿,白應龍當先拜倒官槨前泣道: “君上啊!老臣輔佐君上數十載春秋,愧掌三軍,君上一去,徒留下老臣孤寡,臣本自當隨君上而去…” 白應龍假意假情,大哭嚎啕,真好似忠君之良臣一般,隨即臉色一肅道: “奈何成湯亂逆,不守臣道,肆意會召諸侯,欲伐吾大夏圣天子,累使百民倒懸,生靈涂炭… 又恰逢吾昌國少臣疑,臣恐少主年幼易遭奸膩蠱惑,豈能視之于不顧, 君上放心,老臣定當匡扶少主斬除奸妄,使少主垂供而治,而靖服天下矣…” 吉伯嚴與眾臣在一旁聞聽此言心中大怒不岔。只是都俱司馬軍威,不敢隨意言語。 此時卻有上大夫左司空,陳景之怒不可揭,容忍不下,遂上前一步大聲喝道 “白應龍你好膽,竟然敢在君候靈前如此無理,放言滿朝俱是奸妄,還要讓少主垂拱而治,你想作甚,意欲奪權呼?” 白應龍冷哼一聲,拂袖起身寒面斜視眾臣斥道 “似爾等這些諾諾文臣,本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奈何汝等俱為尸位素餐,不思報國之輩也。 汝等即然世受國恩,卻又為何上不知效忠天子,下不能輔佐君候除膩,竟還欲蠱惑少主附商湯從逆呼? 爾等如此不知順逆,累使?jié)驇洿筌姅等f伐昌,只是卻不知朝廷軍威, 如若朝廷兵將大軍而來,吾等小國如何能與其相比,不過同珍珠與皓月一般,焉能敵擋…” 白應龍此話一語點破關鍵,倒說得滿堂公卿都納納無言, 好在又有少君忠磊右司空柳公朗聲道“司馬此言差矣,夏桀貪鄙,催使治下諸侯傾國供奉,又喜好華服美宴,使得諸侯勞傷民財,國庫空虛,百姓黔首如同水深火熱一般。 而諸侯若有不從者,夏后卻仗九夷肆意攻伐諸夏,以吾看來,他雖然名為天子,實為暴君也, 如今又譴葛天氏眾國將師十余萬討伐正道,此等才真是無道昏君爾…” 還不待白應龍答話反駁,南關總兵關雄亦早看不慣白應龍所言,亦閃身仗義出言笑道: “回稟諸公,若旁的還罷了,莫要說濟邑雖是中原大國,將師數萬而來,末將卻也不會俱他, 且如今我南關將士齊心,甲士糧草整備,南關猶如鐵墻,末將愿立軍令狀,定將其阻與關外” 眾公卿聽聞此言,精神大振,亦都出言稱贊關雄勇武敢戰(zhàn),有此等良將守關,何懼濟候焉。 白應龍見不得眾人紛紛吹捧關雄,出聲譏笑道: “小小南關罷了,卒不過三千,戰(zhàn)車還不足十乘,你安敢浪言能阻濟候數萬大軍于城下,滿堂諸公還都依你為臂仗,著實昏聵慌繆也,” 白應龍譏諷關雄放大話吹牛,隨即又嘲笑道: “就算你關總兵有此等本事,能阻濟候數萬大軍于關外,可朝廷和那葛天氏又豈會與吾等干休么, 且不說夏域就有國人數百萬,夏后天子更是萬乘之尊, 葛天氏亦是中原千乘之大宗,僅憑鄞邑就有戰(zhàn)車三百乘,成,濟,魏等俱都為百乘之國…” 此話又是一語中的,說到關鍵之處了。 “不得不說這白老賊還真他娘的是個辯才,若是順從正道,當真能游說列國,名垂青史吧!”季禺心中暗暗感嘆道。 眾卿聞聽此話,也是面如土色,白應龍這廝又乘勢冷聲恐嚇道: “只恐怕那時候朝廷六師已然兵臨城下了,汝等說吾等小小昌邑小國,又當何以能平息濟候與夏后之怒火, 如此就算有好下場,怕也似那有仍氏一般,婦女為娼,男丁為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