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不到信繁的回答,服部平次也沒有放在心上,他像是自我打氣一般說:“不存在完美的犯罪,只要久保田弓彌確實殺人了,他就一定會留下證據!” 說做就做,服部平次頓時像是打了雞血一般。在警方跟著久保田恭彌回家調查的時候,他也帶著信繁來到了尸體發現的地方。 這里已經被警方封鎖了,不過服部平次的臉就是通行證,他們很順利地進入了這片工廠區。 工廠看上去像是廢棄了很多年的樣子,只是最近有公司將這里買下,開始重建。到處都是建筑材料和垃圾,行走在其中還要小心地上的釘子。 很難想象兇手要怎么才能將受害者的尸體從別的地方運到這里拋棄。 “他一定有輛車。”服部平次篤定道,“警方一開始就做過魯米諾反應的測試,確定這里并不是第一案發現場。為了能夠將一個成年女人運過來,沒有車的話目標實在是太大了。” 信繁來的路上就注意過周圍的地理環境,因此他還有第二種猜想:“地鐵站距離這里并不算遠,如果說兇手把尸體裝進大一點的行李箱,再通過軌道交通運送到這里,也不是不可能。” 服部平次不贊同地搖頭道:“一般犯人怎么會有那么好的心理素質,剛殺過人就敢拉著尸體招搖過市?何況他需要準備的還有很多,像是汽油這種東西管制比較嚴格,恐怕沒有那么容易帶上地鐵。” “你覺得使用這種拋尸方法的人還能算作一般犯人嗎?”信繁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用手帕包好的東西,展示給服部平次看。 “這是什么?” “塑料碎片。”信繁道,“根據碎片的材質和弧度,我完全有理由懷疑它屬于行李箱的輪子。” 服部平次終于開始認真地思考信繁的假設了,可是越想他就越心驚:“這個犯人也太冷靜了吧?!” 包括警方在內,他們原本以為兇手勒死受害者應該是出于一時的激動,后面為了掩蓋作案事實才采用了如此喪心病狂的拋尸方法。可如果淺野的假設是真的,那么兇犯殺人可能有著完整的計劃。 兇手很有可能一早就考察過這個工廠,他清楚地知道水泥和鐵桶的位置,并且提前做好偽裝購買汽油。案發當天,在成功勒死受害者后,他用一早就準備好的行李箱,將受害者通過公共交通工具運送到這里。用鐵桶做容器,焚燒、澆筑、拋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