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啦,紗織。你不是還要祭拜人魚嗎?”島袋君惠害怕好友不慎向渡邊久透露不該說的內容,連忙出聲阻止。 門肋紗織推了推眼鏡,整個人的氣質突然嚴肅神圣了起來:“你說得對,我得趕快去祭拜人魚大人!博物館是第三個,接下來還有六個。” 門肋紗織就這樣一邊數著數字,一邊向博物館的門口走去。 信繁和門肋紗織擦肩而過,然而那個女孩兒連個眼神都欠奉,只顧著像念經一樣自言自語。 “門肋小姐在數什么?”信繁看向身邊一直目視著門肋紗織的女人。 “人魚雕像的數量。”島袋君惠解釋道,“人魚島總共有九處人魚雕像,博物館里面就有一個。” “那神社里一定也有了?” 島袋君惠無奈地點頭承認:“是啊,那座雕像是發現人魚骸骨后島上的居民送來神社的。其實我曾祖母很不喜歡那個雕像呢。” 島袋君惠的這句話說得很誠懇,因為人魚的雕像象征著她死去的母親。命様怎么會愿意與雕像朝夕相對,整日提醒自己當時的痛苦呢? 信繁原本以為博物館應該陳列著能代表人魚島數百年歷史的文物或者記載的文字,然而事實上這座博物館里展出的大部分展品竟然都與人魚有關。 人魚島的居民似乎非常善于捕風捉影,博物館里有一堆“人魚的飾品”“人魚送給島民的禮物”“人魚在岸邊留下的痕跡”“人魚喜歡的海草”等等。每樣物品旁邊還配有文字說明,打眼一看還挺像那么回事的。 離開的時候,看門的大爺抓著信繁這個外地人說個不停:“我們人魚島是不是很不錯啊?博物館可是游客最喜歡的景點!” 難怪島袋君惠在母親去世后選擇繼續扮演命様,這不僅是母親的遺愿,更是人魚島每個居民深深印刻進骨子里的信念。當時剛失去母親的島袋君惠,沒有勇氣敢站在全島居民的對立面。 信繁看了眼時間,對島袋君惠說:“我請你吃晚飯吧,也算是答謝你陪我逛了一下午。” 島袋君惠搖頭道:“我可以帶你去,不過吃飯還是算了,我必須要為慶典做準備。” “哎呀,君惠呀,慶典年年都辦,可有些東西錯過了就永遠也追不回來啦!”看門的大爺忽然笑瞇瞇地看向島袋君惠,搖頭晃腦地說,“什么年紀做什么年紀的事情,年輕人嘛,不要自己給自己扛太重的擔子。” “如果你真的很忙的話,我可以幫你準備慶典。”信繁試探性地建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