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澤田弘樹輕輕地搖了搖頭。 信繁驟然松了口氣。 “我知道就算我告訴他們‘諾亞方舟’的研究失敗了,他們也會逼迫我繼續下去。唯一的辦法恐怕只有我死掉。”澤田弘樹的聲音變得有些沙啞,“我是不怕死的,可如果我死了,組織也會尋找新的替代者,研究還會進行下去。所以……” “所以你就瞞著組織拿自己做了實驗,讓他們以為你死了,實際上你卻用‘諾亞方舟’活了下來。”信繁替他補完了后面的話。 澤田弘樹沉默。 信繁看著這個哪怕在只有他們存在的精神空間,都將自己用厚厚的殼保護起來的男孩,心中微痛。 澤田弘樹垂著眸,不讓信繁看清他的表情:“我現在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活著。活著的定義究竟是什么?” 是心臟的跳動,還是大腦的活躍,是精神還是肉體? 他現在到底是澤田弘樹,還是諾亞方舟? 信繁也不知道答案。 現代醫學認為,代表人體生命的首要生理特征為呼吸功能,而主宰呼吸功能的中樞神經區域位于腦干。因此推薦將腦干死亡作為達到死亡臨界點的標志。 按照這個標準,澤田弘樹已經死了,死在了兩年前的那個夜晚。 見信繁露出了難過的表情,澤田弘樹反倒先笑了起來:“假死后,我通過大數據確定了你的真實身份,我確定你的身份和理念可以讓我們合作得很好。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對了,景光哥哥,成為數據的感覺如何?” 信繁低頭看向他。 “你進入游戲的方式和玩家不太一樣,是通過諾亞方舟作為媒介,短時間將你的意識傳遞到系統中,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游戲里你就是像我一樣的存在。”澤田弘樹期待地問,“成為人工智能的感覺怎么樣?” 原來如此,難怪他可以控制游戲中的一些事物,比如可以調節布景等。 信繁認真地回想道:“感覺和現在并沒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清晰地知道我可以操控代碼。源代碼應該并沒有開放給我,但我可以操控一些不太重要的代碼,不過我使用的是大腦。我可以感受到莫里亞蒂的軀體是靠我的大腦操控的,甚至每一個動作都需要計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