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樂陽公主出征三個月,好消息源源不斷地傳來。 京城的世家貴女們每次齊聚一堂,必須贊美公主殿下為女人爭光。 這一次數個諸侯王聯合造反,樂陽公主再能干也不可能在短短時間內結束戰事,但她領兵的才能讓將士們十分服氣,也樂意提撥她,短短時間內,樂陽公主就成為大齊的官位升得最快的人。 江河又回去破案,要是不忙點,他總想跑去找樂陽公主,擔心得睡不著。 刑部的人看到他回來,都是眉開眼笑。陳年的案子已經不剩幾件,大概是因為有德太妃的幫忙,他破案的速度極快,每次他宣布破掉一個案子,百姓們就會支起耳朵將之當成故事來聽。他跟德太妃的名聲已經從京城傳開,收獲更多腦殘粉不說,導致京城這段時間風平浪靜,都沒人敢殺人放火,生怕被這兩尊殺神找到。 但是很快,江河現在沒心思玩破案游戲,那些噴子們也沒心思噴樂陽公主領兵打仗多不像話。 大齊今年雖然不順風順水,但多虧有新肥料,大半個大齊的糧食增產三成,細算起來,與往年風調雨順時的糧食總量差不多。 當云川縣的江縣令三年考核期滿,這次誰也不敢打壓他了。 天子直接宣召他進京,明擺著是要重用。 不少地方的百姓都為江縣令立長生牌,他們的糧食多了,家里的老人孩子一年到頭總能多吃幾頓白米飯。 讓皇帝高興的是玉米的收獲。 錢氏和江父那一袋子的玉米種子種出來后,竟然收獲了上百斤,司農部的官員細算過后,就再也坐不住,這一畝地至少有一千多斤? 皇帝聽他派到云川縣親自收割的官員的稟報后,喜得在御書房里沒有形象地蹦跳了好幾下。 “朕記得駙馬也要了十來粒種子種在樂陽的莊子里,明日召朝臣一起去看看。” 翌日,皇帝帶著朝臣去樂陽公主的莊子。 當看到那一片玉米桿子時,朝臣們睜大眼睛,先法置信,“皇上,這真是十來粒種子種出來的?” 皇帝不高興地瞥他們一眼,“你們懷疑朕撒謊不成?云川縣的玉米曬干后,馬上就送到京城,屆時你們可以睜大眼睛看看。當初那些玉米種子,朕親自看過,就這么一小袋子。” 朝臣們并不懷疑,只要跟駙馬有關的,他們都要慎之又慎。 先前的新肥料隱隱聽說其實是駙馬折騰出來的,大齊執行得好的地方糧食增產,那些對新肥料漫不經心的地方官員毀得腸子都青了。 當時皇帝明明命令他們施好肥的,他們怎么就覺得皇帝臉上無毛、辦事不牢,信不過他呢? 現在可好,糧食增產的地方的官員政績都是優,他們都是不合格,這是生生堵了未來的上升之路啊。 朝臣們互相看了一眼,都打定主意懇求皇上發點玉米當年末獎賞,他們家也有地,新物種的出現前幾年肯定能賺錢。 不說別的,賣種子就是一大筆銀子。 玉米送到京城的時候,滿朝文武珍惜地吃著一小片餅子,這餅子是用玉米粉混合了面煎的。 “明年我們就可以放開肚皮吃了,可以碾成粉末做面,做餃子餅子……還可以直接煮或當菜吃。” 皇帝也吃得很珍惜,不知是不是只有一小片的緣故,他覺得這餅子特別好吃。 文武百官明顯也有同樣的想法。 他們紛紛決定,玉米一定要種上,不管是哪地都要種上這種珍貴的糧食! 眾人火熱地盯著小山似的玉米,齊齊幻想大齊日后糧食滿倉庫的美好景象,有了這神物,日后他們說不得會青史留名,畢竟哪個朝代都不像大齊,竟然能找出此等神物,解決百姓的肚子問題。 正當他們高興的時候,西北的胡人叩關,來勢洶洶。 東南的倭寇,中原的諸侯王亂,西北胡人,大齊面臨三線作戰。 朝臣眉頭緊鎖,就算是一心想上戰場積累軍功的武將此時也開心不起來。 這是亡國滅種的征兆啊!大齊從未像現在,一口氣對上這么多敵人。 戶部尚書的頭發大把大把的掉,從來戰爭都是燒錢的玩意,國庫瘦得像難民。 “皇上,軍餉真的發不起了。”戶部尚書悲從心來。 “還有撫恤金也發不起,只能先欠著,日后朝廷有銀子再補上。” 朝臣們相繼默然,日后?朝廷什么時候有錢過?戰爭后的建設又是一大筆支出,大齊這艘船還能繼續開嗎? 只有江河堅決地說:“不成!撫恤金一文錢都不能少。” 哪家男兒沒有爹媽兄弟?為保家衛國死在戰場,總不能讓他們家人手里一分錢都拿不到,英雄流盡了血,不能死不瞑目。 大齊的幾個老狐貍和皇帝坐一起。 他們正在察看后世被人詬病,但確實是拯救了大齊的“奴隸販賣計劃”。 江河的神情有些兇狠,明年年初,樂陽公主除孝,他就可以成親了,但按現在大齊的形勢,婚事得延期。 皇帝十分理解妹夫,同時覺得自己很幸運,雖然他只能和皇后蓋被子純睡覺,但起碼能摟著心愛的人入睡。 “這份奏折你們保密,就當是朕想出來的主意。”皇帝沉聲說,目光犀利地看向在場的人。 老狐貍們哪能答應,紛紛道:“皇上,這若是傳出去,會妨礙皇室名聲……” “夠了!”皇帝擺手,眼帶著感激地看向江河,“駙馬為皇家人,為大齊做的事已經夠多了,若這計劃宣告天下,怕是全大齊的大儒都以駙馬為恥。既然它對大齊有好處,讓朕的江山穩固,朕就擔下這個壞名聲又何妨?” 江河一臉無所謂,“皇上,臣也算半個皇家人,名聲差點沒關系。” 老狐貍們紛紛表示愿意承擔壞名聲,但被皇帝斷然拒絕。 除去感激妹夫,皇帝也是心有不甘,既然他勤勤懇懇干活,一心當個英明皇帝,可老天爺還是愛折騰他,索性他就當個兇悍的皇帝,不是有句話說,天怕惡人嗎? —— 一個高壯黝黑的漢子走進將軍帳,嗓門大得有如銅鑼:“將軍,為何咱們不直接殺掉俘虜,抓來有何用?” 基本上俘虜不是殺就是放,下面的士兵都被弄糊涂,同時也十分惱恨那些禍害大齊的倭寇。 “養著多費糧食。” 是的,糧食在這群士兵心里是最重要的,偏偏用來養那些可惡的俘虜。 江白放下手中的信,看來向人。 “自然是有用!東南那邊去年不是水災嗎?正好將他們弄去修水道修運河,修路修墻池。”江白說著,臉上露出冷色,“咱們大齊的百姓精貴,折了太可惜。” 放眼歷朝歷代,修水道運河都是拿人命去填的,有這么多俘虜,只管喂飽就成,實在好用。 那漢子豁然開朗,猛地一拍桌子,“將軍大才,俺老方怎么沒想到?!嘖,先前還砍了兩個特別高大的倭寇,可惜了,這體格能干多少活啊。”倭寇的身量普遍矮小,雖然爆發力強,但體力不佳,難得有個高大的,被他剁掉太可惜了。 “個子矮小有個子矮小的好處。”江白淡定地說,“煤礦洞狹窄,個子矮小的方便出入。” 老方更高興了,“俺馬上聯系煤礦,讓人盡數將他們買下!總算不愁沒有撫恤銀了。” 江白提醒他,“別忘記栓上鐵鏈子,還有提醒煤礦主,這些是兇惡的戰俘,一定要注意安全。” 老方表示明白,煤礦上安排了無數守衛,煤礦主干的都是黑心活,礦工死得多,他們擔心被報復,護衛都是特別的兇狠、能打。 老方越想就越肉疼,“以前的胡虜全宰了,真是可惜!這法子不知是誰想出來的,咱大齊有那么多要修的河和路……” 江白一臉尊敬地說:“當然是咱們圣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