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得不說在進行旅游,去參觀這些地方的時候。 確實是能夠讓人心情感覺到非常的愉悅,放松。 并且能夠真正體會到這座城市所帶給自己的那種,美好的感覺。 這也是張偉在這幾天學習以來,久違的真正體驗了一下米國的氛圍,環境。 其實對于這個國家,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一種比較抗拒的心理,就是那種骨子里的討厭。 但是真正來這兒的時候,發現也就是這座國家,確實是有它美好的地方的。 也就是這個國家的可能那些白頭發老頭兒,并不是什么好貨色,但是這兒的城市文化還是非常不錯的。 所以在看完了之后,張偉也是立刻就又來到了下一個地點參觀。 丹鐸神廟,這個地點的位置是在gallery 131。 位于一層的古埃及展廳,是很多人游覽大都會的起點,這里最醒目的就是丹鐸神廟(the temple of dendur)。 這么大一整座古神廟,是從埃及千里迢迢搬到美國的,將它從被水淹沒的命運中解救了出來。 是的,這個東西并不是做好的模型之類的,而是真正的被人從萬里之外搬運過來的,這座神廟可以說是大都會的鎮館之寶,打卡必看。 還可以走進去看里面的壁畫,到今天仍舊清晰生動,令人驚嘆。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這個就是自己來管的地方。 里面甚至還有華夏國的景色,蘇州園林。 在大都會的華夏國展區建有一個傳統的蘇州園林,雖然面積不大,但很逼真,走進去就感覺好像真的穿越到了古代的一座府邸后院中。 并且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里面華夏國的元素還是有不少的,不僅僅只有一個蘇州園林,還有華夏國元代廣勝寺壁畫。 這是占據了很大的一整面墻的壁畫,細節清晰,色彩和諧。 據說當初是因為沒有經費修繕寺廟,所以寺里的和尚將壁畫賣給了外國人。 這個也是貨真價實的華夏過的壁畫,并不是仿制品。 當然,除了華夏國的一些代表性的藝術品之外,其他國家的藝術品這里也是收藏了不少的,例如還有《舞蹈教室》(the dang class)。 油畫《舞蹈教室》也是大都會的一大鎮館之寶,是埃德加·德加的傳世名作。 這位畫家經常以芭蕾舞女的題材作畫,《舞蹈教室》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除了這位之外,還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大師的作品,例如梵高,這個就不用多說啦,印象派大師,大家知道梵高自畫像和著名的向日葵。 還有莫奈,莫奈也是著名的印象派大師,畫的睡蓮很有名。 還有畢加索,畢加索的畫作以張偉的藝術造詣不太會欣賞,但有畢加索簽名的真跡還是沒有人愿意錯過的。 所以張偉也是裝模做樣的在那里看了看。 《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washington crossing the delaware) 是德國藝術家埃瑪紐埃爾·洛伊茨于1851年創作的一副油畫,描繪了米國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12月25日華盛頓在橫渡特拉華河的場景。 當然,除了上面這些之外,還會途徑許多值得一看的展品,包括各種雕塑、油畫、木乃伊、青花瓷,還有在歷史課本上看過的唐三彩,法老的石棺,等等。 如果有哪個想看的展品找不到的話,可以拿著名字或照片詢問館里的工作人員。 大都會博物館是一座寶藏,非常值得細細挖掘,多花點時間提前做好功課,規劃路線,更加深入的參觀和學習,了解人類的過去。 離開了這里之后,張偉就去了聯合國總部。 聯合國總部也是紐約的一大標志,并且可以預訂參觀聯合國總部的tour,到達后要先到街對面的辦公室拍大頭照、領通行證,之后就可以通過安檢進入聯合國總部。 張偉報的是中文團,所以導游和講解員是一位年輕的華夏國女孩,人很好,講解也很清晰細致。 在這異國他鄉的,聽見了自己的家鄉話確實是感覺到比較親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