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起來還是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給了他們希望。 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羅斯柴爾德與華夏國這個新興經(jīng)濟體,必將通過某些紐帶發(fā)生越來越緊密的關系。 在華夏國與羅斯柴爾德這個百年財富家族直接對陣的商戰(zhàn)談判中,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局面,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而在2008年05月26日,lcf rothschild集團的法國愛德蒙得-羅斯柴爾德銀行,以旗下華夏國私募股權咨詢公司的名義參拍中海基金股本,其唯一競爭對手為一家不愿透露名稱的中方企業(yè)。 據(jù)介紹,拍賣現(xiàn)場氣氛十分緊張,rothschild與這家中方企業(yè)展開了貼身肉搏,你來我往的競價達100多回合。 最終,rothschild報出1.5億元的價格,超出起拍底價3240萬元,這才讓頑強的華夏國對手放棄競拍。 在拍得此部分股權后,rothschild將成為中海基金第三大股東,持有中海基金15.385%股權。 中海基金現(xiàn)有股東還包括:中海信托有限責任公司控股46.923%;國聯(lián)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7.692%。 而羅斯柴爾德家族還有過一項比較重要的動作,那就是入股銀行。 一位熟悉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華業(yè)務的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羅斯柴爾德家族在華夏國的直接投資并不是很多。 其中包括:持有青島銀行4.98%的股份,及與中信華東集團有限公司于sd省蓬萊市合資成立的羅斯柴爾德男爵中信酒業(yè)公司。 大衛(wèi)·羅斯柴爾德曾表示,葡萄酒、藝術和銀行是他們家族的三大傳統(tǒng)投資領域。 有趣的是,據(jù)已有資料,該家族在華夏國已經(jīng)涉足三大投資領域中的兩類。 2007年8月,當時的qd市商業(yè)銀行(后更名為“青島銀行”)與洛希爾金融控股集團簽署了認股協(xié)議。 后者獲得青島商業(yè)銀行擴大股本后4.98%的股權,即9883萬股。 據(jù)有關報道,羅斯柴爾德共出資2540萬歐元(合3310萬美元)。 2008年9月,華夏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批復同意了這一交易。 增資擴股后的青島銀行早在2008年便傳聞要謀求上市,若順利成行,或將給羅斯柴爾德家族帶來不菲收益。 至于葡萄酒投資,2009年3月6日,該家族旗下的法國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和中信華東集團,在sd省蓬萊市合作投資成立羅斯柴爾德男爵中信酒業(yè)公司,項目一期總投資1億元,建成后預計年產(chǎn)高檔葡萄酒1.2萬箱。 法國羅斯柴爾德男爵拉菲集團旗下拉菲紅酒(chateau lafite)為世界最頂尖紅酒品牌,家族旗下還有與拉菲莊齊名的木桐莊(chateau monton)以及瑪頌莊(chateau malmaison)。 20世紀頭幾十年,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投資遭遇了數(shù)次滅頂之災。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各國盡管有著龐大的戰(zhàn)時融資需求,但戰(zhàn)爭卻令羅斯柴爾德家族受到重創(chuàng)。 德國最初的推進威脅到了法國巴黎,逼迫巴黎證券交易所、法蘭西銀行和身處巴黎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搬到法國波爾多,這嚴重影響了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生意。 更為要命的是,同盟國的戰(zhàn)時融資全靠米國紐約金融中心(以j.p.摩根為核心),而羅斯柴爾德家族一直沒在那兒設立分部。 此外,經(jīng)過數(shù)代繁衍,內森·羅斯柴爾德的后裔們全然沒了企業(yè)家精神,面對倫敦虎視眈眈的競爭者實在是難堪大任,更不用說比肩他們的祖先。 戰(zhàn)爭結束后,羅斯柴爾德家族實質上也讓出了歐洲政府融資的主導者角色。 2010年帝都時間3月30日吉利宣布成功收購沃爾沃,在吉利200人收購團隊中,在歐洲有著逾百年歷史的羅斯柴爾德銀行團隊幫助吉利成就了華夏國最大一宗海外汽車業(yè)收購案。 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該機構總部位于英國倫敦,在香港、上海、帝都都設有辦事處,在華夏國主要從事投資銀行業(yè)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