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天后,霍沂歌的下屬進監獄告訴他,趙繹死了。 跳橋投江而死,遺體至今還沒有找到。 霍沂歌低低地笑了:“真是一個不太好看的死法。” 可他自己呢? 他想死也死不了。 因為他怕,他怕朝辭走得太慢。 小辭,走快些,我在這里再呆上些年……你便再也見不到我了。 …… 以霍沂歌的勢力和能量,他想要申請減刑很容易。更別說他身上還有一些沉疴舊疾,只要稍微運作一番,申請保外就醫也輕而易舉。 就算這些都不談,他想讓自己在獄中過得舒服也是再輕易不過的事情。 但是這些霍沂歌一樣都沒做。 他在獄中就如同一個普通犯人一樣,吃著清湯寡水,甚至參加所謂的改造勞動。 在他入獄的第八年,他死于心臟病。 …… “今天天氣很好。”檀烈從門口的階梯踏下。 他手上拿著一個澆花用的水壺,還有一疊香軟的小蛋糕。 這里是一座偏僻的小鎮,最近的一個鄰居離這里也要兩百米的距離。 小鎮沒什么特殊的,連公共設施都十分落后,別說地鐵,出租車都很少見,連公交也是一個小時一班。真要說有什么優點,也只能談論風景。一條河流貫穿了整個小鎮,它不寬,是萊茵河支流的支流,只有三十米寬左右,但卻清澈而曲折,兩岸種滿了淡紫色的纈草,還有高高低低、或綠或紅、或深或淺的灌木。 這里的朝霞很美,因為它的山同河一樣曲麗。晨星高懸時,遠天會依次漾出明紅、深紫、橙黃、淡橘的色彩,最終融入還沒睡醒的夜色,與之交融中再抽離出棉絮般的棉藍,甚至邊緣處透著些像極光般的幽綠來。整個天空都被這些絢爛的色彩所裹挾,它們在河面上呼嘯而過,天地都沒了邊界。 但是再好的景色,經濟上的閉塞和落后也無法讓年輕人留下。年復一年,這個小鎮逐漸只留下了年老者。 檀烈去年搬來了這里,買下了一棟小別墅。 它之前的主人是個很溫柔的老太太,剛來時,小小的別墅被打理得溫馨又漂亮,月季和薔薇,繡球和纈草,一如這個小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