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消失-《末世來信》
第(1/3)頁
作為實際上最赫赫有名的考古家族之一,勞拉也不是什么樣的遺跡都會去“探”。
就像那句在倫敦街頭流傳最廣的諺語一樣——“好奇心害死貓的同時,克勞馥也會出現調查貓的死因”。
只有過于強烈的“好奇心”,以及足夠分量的“遺跡”,才是驅使“勞拉·克勞馥”這個代號行動的唯一標準。
整整四代,將近一個世紀的探索,“勞拉·克勞馥”們利用她們的超人體質和家族的財力物力,已經將那些已知的未知的文明探索了個七七八八,建立起龐大的“古代文明宇宙”。
而其中,最讓每一代人勞拉都魂牽夢繞,每一次探索都會發現“新世界”的文明,當屬瑪雅文明。
神秘古老充滿未解之謎的瑪雅文明誕生于公元前3世紀,由充滿智慧又勤勞能干的瑪雅人創造,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并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雖然比不上更加繁榮昌盛的古埃及文明、古羅馬文明、古華夏文明,但是也散發著自己特有的魅力之光,深深地吸引著所有“探索求真”的目光。
瑪雅文明雖然發端于新石器時代,甚至到最后都沒能過度到青銅時代,但它卻創造了一系列讓人嘆為觀止的奇跡:高超精妙的數學水平、不屬于那個時代的天文歷法、美輪美奐的壯麗建筑、晦澀難懂又奇妙的象形文字、高度發達的農業種植等等等等。
而根據四代勞拉的資料匯總,勞拉們發現,比起其他文明衰落消亡或多或少的“外界因素”干擾和搗亂,瑪雅文明的消失根本就是“自斷經脈”,“莫名其妙”。
在最繁盛的時期,瑪雅人數學成就領先歐洲足足有十個世紀,其水平之高令人驚嘆。
人類利用雙手的十個手指,創造出了“十進制計數法”,但瑪雅人卻別出心裁地手腳并用,從而發明了“20進位的計數法”——這種計數法特別適合于大數字運算,但在當時那個年代完全用不上,同時,瑪雅人還使用了“18進制計數法”,這又是從何而來,考古學家和數學家們都找不到準確答案,眾說紛紜。
瑪雅人還是最早掌握并使用“0”這個數字符號的人類——數學上“0”的認識和運用,標志著一個民族知識水平的發展程度,這些數學知識均產生于瑪雅新石器時代,比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都早了千余年。
不過,讓科學家們大惑不解的是,瑪雅人很早就知道圓周率,卻沒有發明車輪,有發達的計算能力卻不知道如何稱量一袋玉米的重量,結合他們那夸張的,毫不實用的“大數字計算法”,似乎證明他們將所有的精力和思考方向發展方向都放在了全方位“認識世界”“了解宇宙”上面。
是的,除了數學,瑪雅人最偉大的成就就是天文歷法,也只有用于探索宇宙的天文學,才會使用到如此規模的計算辦法。
瑪雅人將一年分為18個月,測算出一年有365.2420天,根據現代最尖端的儀器以及頂級天文學家的計算,一年應該是365.2422天。
他們的計算的誤差僅為0.0002天,換算成秒每年只差17.28秒,也就是說,這個算法每5000年才僅僅誤差一天。
此外,瑪雅人還創立了日期為9天、260天、360天、819天的歷法,測算出金星一年為583.92天,和現代的算法僅僅相差幾秒。
同時,瑪雅人還使用一種特殊的宗教歷法,將一年分為13個月,每月以20天計算,這種歷法不是依據地球所能觀測到的任何一個天體運動的規律來計算的,它究竟從何得來,至今仍是一個謎。
瑪雅人將這些歷法成就,分別記錄在僅存的3部瑪雅抄本和各種建筑中,在奇琴伊察的羽蛇神金字塔上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座金字塔四邊呈正方形,每邊各有91級石階,再加上頂部的平臺,剛好代表一年365天。
這座金字塔實際上就是瑪雅人的一個天文觀察臺,塔頂高聳于叢林的樹冠之上,內有一個旋梯通向塔頂的觀測臺,塔頂有觀測星體的窗孔,其外面的石墻裝飾著雨神的圖案,并刻有一個展翅飛向太空的人像浮雕。
另外,科學家們還發現,瑪雅人很早就知道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存在,他們觀測臺的窗口一般都不是朝向夜空中最明亮的星座,而是星系中較為暗淡的星體,這也讓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結合他們那些奇怪的不屬于地球的計算方法,合理懷疑他們是在尋找“下一個地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托里县|
昆明市|
叙永县|
环江|
郓城县|
松桃|
虎林市|
阳西县|
浑源县|
夏邑县|
仁布县|
绥芬河市|
白城市|
桐梓县|
东光县|
晋江市|
博爱县|
广水市|
浦江县|
曲周县|
开鲁县|
大洼县|
阿克陶县|
潞城市|
体育|
临泽县|
峨眉山市|
衡阳市|
普宁市|
阿尔山市|
平潭县|
桃园市|
黄梅县|
上虞市|
平乐县|
乐安县|
富民县|
襄垣县|
滁州市|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