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章 曾經美好的校園時光(一)-《重生七五之平凡人的奮斗》


    第(1/3)頁

    每天第四節下課鐘聲聲剛剛響過,從一排排高低錯落的教室里,就跑出來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們把碗筷敲得震天價響,叫叫嚷嚷地走過小操場,向東面總務處那一排舊房子的墻根下蜂涌而去。原本安靜的一個校園,霎時就變得這紛亂的。與此同時,那些家在縣城里的走讀生們,也正三三兩兩不緊不慢地南面學校的大門,一路說說笑笑,通過一段早年間用碎沙石鋪成的長長的下坡路,甚至還有一些個別同學騎著自行車,一路騎車一路鈴鐺不停,似乎不如此不足以彰顯他們富裕的存在,學生們不多時便紛紛消失在縣城里的大街小巷中。

    在校園內大廚房的南墻根下,一般都會按班級排起了十幾路縱隊。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給眾人分飯菜。每個人的飯菜都是昨天登記好并付了飯票的,因此。甲菜以時令菜為主白菜為主,時不時的里面有些叫人嘴饞的肉片,每份三毛錢;乙菜其它內容和甲菜一樣,只是沒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錢。丙菜可就差遠了,清水煮白菜或者是土豆絲——似乎只是為了掩飾這過分的清淡,才在表面象征性地漂了幾點辣子油花。不過,這菜價錢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錢。

    各班的甲菜只是在小臉盆里盛一點,吃得起肉菜的學生沒有幾個。丙菜也用小臉盆盛一點,說明吃這種下等伙食的人也沒有多少。只有乙菜各班都用燒瓷大腳盆盛著,海海漫漫的,顯然大部分人都吃這種既不奢侈也不寒酸的菜。主食也分三等:不多的大米飯,白面玉米二合面的饅頭,紅紅的高粱面條;白黃、紅,顏色就表明了一種差別;學生們戲稱歐洲、亞洲、非洲。程序并不復雜,現在值日生只是按飯表付給每人預訂的一份。菜分甲、乙、丙三等

    從排隊的這一片黑鴉鴉的人群看來,他們大部分都來自農村,臉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體力勞動的痕跡。除過個把人的衣裝和他們的農民家長一樣土氣外,這些已被自己的父輩看作是“先生”的人,穿戴都還算體面。如今普遍貧困年代的農民盡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書,家長們就是咬著牙關省吃節用,也要給他們做幾件見人衣裳。當然,這隊伍里看來也有個把光景好的農家子弟,那穿戴已經和城里干部們的子弟沒什么差別,而且胳膊腕上往往還撐一塊明晃晃的手表。有些這樣的“高人”就站在大眾之間,如同鶴立雞群,毫不掩飾自己的優越感。他們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雖然人數寥寥無幾,但卻特別惹眼。

    在整個荒涼而貧瘠的黃土高原,一個縣的縣城鎮立初中,就是本縣的最好的初中,畢竟縣里大部分領導家里的孩子都在這里讀書,可依舊也不可能專門給學生們蓋一座餐廳。天好天壞,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這些青年都來自山鄉圪嶗,誰沒在野山野地里吃過飯呢?因此大家也并不在乎這種事。通常天氣好的時候,大家都各自和要好的同學蹲成一圈,說著笑著就把飯吃完了。天氣不好刮大風下雨的時候,所有打了飯菜的人。都用胳膊肘護著碗,趔趔趄趄穿過院壩,跑回自己的教室去了。不大一會功夫,飯場上就稀稀落落的沒有幾個人了……

    現在,劉鐵民站在空無人跡的操場上。回味著自己短暫的初中生活,談不到幸福滿滿,但至少也讓他又出了從小生活的村子,了解了自己所在的時代和村子外邊的社會環境,這已經是和村子里面很多人最大的區別。

    如果一輩子都臉朝黃土背朝天,這樣的生活真的不是如今的他可以想象的,經常見到最大的領導不是村長就是支書,每天談的不是誰家多掙了多少糧食,就是誰家的婆姨漢子又打架了。沒有任何娛樂活動的時代里這樣的話題就是村子里面最廣泛流傳的娛樂。

    之后又和所有男人一樣為了找一個又高又壯的媳婦兒奮斗一輩子,生一大堆孩子,然后再為了孩子如何養大而發愁。

    這樣周而復始的生活就是村里人幾輩子習慣的日子,否則就是異類!

    他爹娘一輩子也是如此過來的,只是到了他這里才有一絲的另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陵县| 穆棱市| 江都市| 洪江市| 修水县| 乌审旗| 平原县| 昭觉县| 聊城市| 阿拉善盟| 阿尔山市| 潞西市| 翁源县| 方城县| 武邑县| 蒙自县| 江西省| 永登县| 邓州市| 东兰县| 平利县| 团风县| 黎平县| 天镇县| 左云县| 阿荣旗| 和静县| 汶上县| 驻马店市| 洪湖市| 醴陵市| 山西省| 盘锦市| 铁岭市| 尼木县| 长泰县| 清镇市| 紫金县| 崇仁县| 宿松县|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