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火腿腸是啥?”王書記眨著眼睛回憶一下,好像記憶中沒有這東西的印象。 倒是鄭紅旗想了起來,好像第一次隨著藤田正一進山的時候,啞巴爺爺養(yǎng)的那只小熊,吃的那東西,就叫火腿腸。 劉青山進一步解釋:“其實跟午餐肉差不多,就是外面是用塑料皮包裝的,食用更加方便,而且重量小,價格便宜。” 這下兩位縣領(lǐng)導(dǎo)有點懂了,不過又問了問,建廠的話,還需要從國外引進設(shè)備,而且還得修冷庫,兩個人就直搖頭。 主要是縣里沒有這筆資金啊。 劉青山當(dāng)然也清楚這兩位的顧慮,于是笑道“那就由我們夾皮溝投資建廠好了,正好和方便面廠配套,哈哈,方便面和火腿腸,吃起來可是絕配。” “你們還有錢嗎?” 王書記跟劉青山也不見外,所以就直接詢問。 在他想來,夾皮溝投資建設(shè)野菜廠,還有即將投產(chǎn)的方便面廠,又花了將近三百萬,承包山林,估計早就負債累累,哪里還有錢再進行投資? “呃,沒錢可以貸款嘛。” 劉青山自己手頭的錢,還剩下一百多萬呢,完全有能力建一家火腿腸廠。 而且他知道,火腿腸這東西,只要不斷推陳出新的話,起碼能火爆幾十年。 可即便是有錢,在當(dāng)前的形勢下,該哭窮的時候,還是要裝窮的,免得樹大招風(fēng) 等過了這幾年,步入九十年代,那就不用這么擔(dān)心了。 王書記沉思一陣說道:“那你們夾皮溝的步子,是不是邁得有點大了?” 也就是現(xiàn)在還沒有扯著蛋一說,否則的話,這么說肯定更恰當(dāng)。 劉青山一邊開車,一邊笑笑:“總設(shè)計師都說了,步子可以適當(dāng)大一點,膽子也要大一點嘛。” “你呀你呀。”王書記也微微搖頭,對于眼前這個青年的闖勁兒,只有佩服的份兒。 鄭紅旗在思量一陣之后,忽然提議道:“咱們碧水縣的食品公司,有一座冷庫,能不能合資搞這個火腿腸廠呢?” 劉青山笑著搖搖頭,他寧愿白手起家,也不愿意伺候那些原本屬于國營單位的大爺。 幾十年的觀念,早就根深蒂固,不是他一個小人物能夠打破的,到時候扯皮就麻煩了。 這種積重難返的情況,只有國家層面出手,才能解決,就像是九十年代的下崗潮。 無論是王書記還是鄭紅旗,都是比較相信劉青山的,兩個人商量一下,基本就把這件事給確定下來。 等從市里開完會回來,就在方便面廠旁邊,給劉青山再批一塊地,建設(shè)火腿腸廠。 至于貸款嗎,劉青山要求不高,這個其實只是象征性的,三五十萬不多,十萬八萬也不算少。 這兩年,國家開始價格闖關(guān),導(dǎo)致物價飛漲,貸款那點利息,還真不算什么。 一路閑談,倒也不寂寞,當(dāng)天晚上就到了松江市。 松江市是地級市,下轄十幾個縣區(qū),因為是松江的源頭,故此得名。 市級的城市,當(dāng)然不是碧水縣可以相比的,樓房多了,道路上的車輛也多了,當(dāng)然,他們正好趕上下班時間,街道上的自行車大軍,也更加洶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