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包黃秀芝女士率先登臺致辭,首先歡迎了一下到場的各位來賓,甚至還有媒體界的朋友。 然后她就勉勵了來到現場的學子幾句,最后才鼓掌歡迎今天的主講者登場。 無論是賓客和是來到現場的學生,都很給面子的熱烈鼓掌。 幾家媒體的記者,也都端起相機。 在這種良好的氣氛中,劉青山健步走上前臺,然后,熱烈的掌聲,就戛然而止,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幾聲,聽著反倒格外刺耳。 望著臺上這個或許比他們還要年輕的人,學生們的巴掌,全都定格在空中。 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今天來這里講座的,竟然是個年輕人。 嗡嗡的議論聲,立刻在會場里響成一片。 期間還夾雜著幾個尖銳的聲音:“下臺,下臺!” 這顯然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劉青山和港大的學生,只有一次交集,就是和那位李澤銘的網球友誼賽。 包黃秀芝臉上的微笑,也迅速被嚴肅所取代,她敲敲麥克風,向下面質問:“我們港大的校訓是什么?” “格物明德。” 不少學生都下意識的回答,這一條,自從他們邁進校門,就已經刻進骨子里。 “大家就是這樣來明德的嗎?” 包黃秀芝又是一聲質問,立刻就把禮堂里面鬧哄哄的聲音壓了下去。 校董這才向著身旁的劉青山點點頭,剛才一陣兵荒馬亂,這個年輕人卻絲毫不為所動,依舊面帶微笑,望著下面的學生。 這令校董都有些汗顏:人家這份涵養,就遠超她的那些學生們。 “這位就是今天的主講人,劉青山先生,來自京大,和在座的學子一樣,也是一名在校的大學生。” 校董開始介紹劉青山,只不過和她原來的介紹,略略做了一些調整,她準備用劉青山的例子,來教訓一下自己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學生們。 果然和她預料的差不多,臺下頓時又亂了起來,大家都是一個心思:都是在校的大學生,憑什么你在臺上講,我們要在臺下聽? 更何況,這個同齡人,還來自內地。 “你沒有資格站在臺上,下臺下臺!” 雜亂的呼喊聲再次響起。 這一次顯然更有煽動力,不少學生,也都開始跟著振臂高呼: “下臺,下臺!” 聲音越聚越多,最后匯聚成一股洪流,在禮堂里面奔騰咆哮,勢不可擋。 搞得前來采訪的媒體,都有些發愣,不過隨即又是一喜,他們媒體的原則,當然是看熱鬧不怕事大。 “民意沸騰不可違啊。” 李澤銘老神在在地站立在一群學生中間,對于他一手制造出來的這種場面,感覺很是滿意。 學生這個群體,還是很容易沖動的,所以他安排人稍加引導,就形成了洪水滔滔之勢。 那些坐在前幾排的來賓,也是神情各異,有人繼續穩坐,也有人開始大聲疾呼。 只是很快就淹沒在學生們的吶喊之中,就算是beyond的黃主唱把嗓子喊啞,也擋不住潮水般的呼聲。 霍老大卻并不著急,他已經猜出來那位校董女士的用意,所以只是搖頭嘆息:“現在的學生啊……” 說來也怪,雖然會場鬧哄哄的成了一鍋粥,卻沒有學生退場。 等到這股聲浪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包黃秀芝女士,又輕輕敲敲話筒,想要收網。 不過現在的情況,好像有點失控,麥克風的聲音,也壓不住那些沸騰的學子。 校董心里,也涌起一股挫敗感,因為她的學生,似乎已經脫離了她的掌控。 “家駒,上來唱首歌,活躍一下氣氛。” 劉青山朝前排的樂隊成員招招手,與其無謂的吶喊,還不如發揮自己的強項。 樂隊四人組雖然沒有樂器,但是也毫不猶豫地走到臺上,黃主唱在前,后面三個拍手打著節奏。 黃主唱已經明白劉青山的用意,所以他并沒有唱那首海闊天空,而是唱起了英文版的生命之杯。 他們樂隊,前幾年剛創立的時候,就是唱英文歌的,近一年多,才轉為唱粵語歌。 生命之杯那如有磨礪一般的節奏,立刻壓下了場下那些躁動的聲音。 不少學生,也都跟著搖擺起身體,然后一起唱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