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維克多站起身,端起裝著黑松露的盤子:“吃松露,就要吃它最天然最原始的味道,我去加工。” 說是加工,其實就是把松露切成片,又直接端上來。 然后維克多他們仨老外,就你一片我一片的,開始細細地品嘗。 “不需要蘸點調味汁兒嗎?”劉青山也承認,這種吃法,確實夠天然,純天然啊。 那三個人一起搖頭,然后滿臉享受地繼續細嚼慢咽,仿佛在品嘗人間最高級的美味。 瞧著這三位的表現,劉青山也不覺嘴角上翹:妥了,這黑松露的品質,肯定沒問題。 高文學瞧著維克多他們吃得好像挺享受,也夾了一片放進嘴里,結果嚼得愁眉苦臉的,看來還真有點享受不來這種吃法。 幾個人邊吃邊聊,聊聊路作家和高文學的書籍,在國外的銷售情況。 還多虧維克多有渠道,這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然的話,估計就只能堆在書店的角落蒙塵了。 對于文學獎的事,路作家也坦然對待,勝亦欣然敗亦喜,大概就是他此刻的心態。 這段時間,經過創作休整期之后,他已經在醞釀新作。 等到吃完飯之后,泡上藥茶,劉青山這才轉入正題,跟維克多商量起出口黑松露的事情。 維克多表示:這邊出產的黑松露,個頭大,味道正,并不比他們那邊périgord所產的黑松露遜色。 要知道,佩里戈爾這地方,可是有著“松露王國”的美譽。 不過呢,頂級食材是非常講究產地的,所以夾皮溝的黑松露,不可能一開始就賣出那么高的價格。 可能還是得從一些比較低檔的餐廳開始,慢慢積累起口碑,價格才能上去。 至于運輸問題,這個完全不用考慮,松露保存好了,幾個月的時間還是沒問題的。 劉青山卻有不同的看法:“維克多,這樣周期太長了,而且不能把效益最大化,并不符合我們一貫的商業理念。” 維克多也聳聳肩膀:“劉,這個和你們這里的其它物產不同,那些食材,都是我們那邊沒有的,所以也就沒有比較,也更容易操作。” “而像松露這樣昂貴的食材,一旦發現假冒的話,那就等著上報紙吧,就算是米其林級別的餐廳,也得被迫關門。” 這樣啊,劉青山輕輕喝了一口茶,腦子里面漸漸有了一個想法: “維克多,我們可以辦一個免費的松露品嘗宴會,然后,把兩種松露混在一起,給食客品嘗,并且進行辨別。” 維克多的眼睛也漸漸亮了起來:“噢,劉,這是個天才的想法,到時候,我會再安排幾個人手混在里面。” 劉青山也滿意地點點頭:不錯,連托兒都知道用了,你這也算是自學成才啊。 這種炒作的方式,應該會很吸引眼球的,到時候,只要有一半人分辨不清的話,那么夾皮溝出產的松露,肯定會身價百倍的。 畢竟夾皮溝這個品牌,在歐羅巴那邊,也算是小有名氣的。 這幾年,像是猴兒酒,羊肚菌,還有那些人工養殖的野生動物,在那邊都很受歡迎。 有了這個基礎,推出夾皮溝出產的黑松露,就會容易許多。 兩個奸商商議完畢,第二天,就是上山尋找松露了。 維克多還帶著相機,拍攝一下產地的環境,老外很在意這些的。 張桿子再次出場,這次他換了一頭小母豬,這樣也更好控制。 在維克多的建議下,張桿子先給小母豬喂了一枚小松露,這貨嘗到甜頭,立刻就干勁十足。 幾個人忙活了一天,挖了十多斤松露,暫時也就夠用了。 剩下的就不著急了,在封凍之前,可以慢慢挖。 劉青山也專門叫周圍各村,成立了松露采集隊,可以先進行探查,摸準松露的藏身之地,等需要的時候,再一起挖出來。 挖掘的時候,有一點很重要,挖開的地方,最后一定要回填。 因為這里到了明年,還極大概率能長出黑松露,所以必須保護好。 這方面,倒是不怎么用劉青山操心,這些山里人,當然最知道保護。 而且經過這幾年的宣傳,大伙也早就有了保護資源的意識。 丁家溝的丁老黑最厲害,把自己家養的兩只獵狗訓練一番,找松露比野豬還管用。 狗比豬聽話,最關鍵的是,狗不吃松露,不會產生沒必要的消耗。 估計維克多那邊,怎么也得一個月左右,才能有信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