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貼牛,來,我們一起喝。” 還真有不怕死的,主動招呼李鐵牛。 正是那位凱瑟琳女士,那雙望向李鐵牛的眼睛,仿佛能滴出水來。 這位凱瑟琳女士挺開放的,勾搭劉青山不成,就把目標改成李鐵牛這個壯漢。 李鐵牛則晃晃大腦瓜子:“俺都娶媳婦啦。” 惹得大伙一陣竊笑,而凱瑟琳則毫不在意,嘴里還嬌笑著:“你們華夏的男人,實在太保守。” 劉青山則笑著反駁她:“不是保守,是對家庭和妻子負責。” 說完,端起酒杯,和凱瑟琳碰了一下。 一頓晚餐,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老支書撂下筷子,裝了一袋煙,跟劉青山說道: “青山啊,明天就小年兒了,咱們今年還沒分紅呢,正好今天人齊,俺就用大喇叭通知一聲吧。” 主要是劉青山這段時間沒怎么著家,就等他呢。 其實劉青山參不參加分紅大會都一樣,只不過鄉親們不答應: 夾皮溝最大的功臣要是不參加,他們拿錢都覺得心里有愧。 “支書爺爺,您安排就成。” 劉青山當然沒意見,正好晚上也沒啥事,分完紅,大伙也好安安心心樂樂呵呵地過年。 老支書立刻就去用大喇叭通知,而凱文聽明白之后,也表現出很大的興趣,要求列席參加。 他這么一帶頭,那些老外也都要瞧熱鬧,連同著鐘教授和那些大學生,也都留了下來。 大家一起轉到大會議室,村民也陸陸續續地到來,一個個臉上都喜氣洋洋的:分錢了誰不高興? 正要開始的時候,卻見會議室的門被推開,高文學和路作家,興沖沖地走進來。 在他們身后,還跟著一大幫人,正要一擁而入,卻發現屋里都站滿人,根本就擠不進來。 急得前面一個小姑娘直蹦跶,朝劉青山使勁揮手:“劉總,我來啦,我們都來啦!” “小凳子!”劉青山循聲望去,就看到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都是大樹下的那些歌手。 甚至連老崔和張大姐,都混在里面,一個個都樂呵呵地向他望來。 劉青山連忙迎上去,向領隊的高凌風道:“高大哥,怎么不提前打個電話?” 說完又朝后面的人揮揮手:“都來啦,先去食堂吃飯。” 小凳子抱住劉青山的胳膊:“劉總,我們是要給你個驚喜!” 這丫頭,劉青山揉揉她的小腦瓜,忽然覺得,以這丫頭活潑的性子,要是跳廣場舞的話,肯定能成。 高凌風笑著說道:“不少人春節期間都有演出,知道你不能去首都過年,就一起來了,正好給鄉親們也拜個年。” “老大,有什么好吃的?”歡子咧著大嘴問。 劉青山一揮手:“今天一共殺了二十頭豬,管夠吃。” 噢,這幫人歡呼一聲,然后就被村民們往食堂那邊領,都是現成的,熱一熱就能開飯。 看到這幫歌星,村民也都打心眼里高興:聽磁帶哪有看本人現場演唱過癮啊? 這幫人都先去吃飯,只剩下高文學和路作家,旁邊還跟著一位年近三十的青年。 “青山,這位就是余作家。”高文學給劉青山介紹。 “你好您好,歡迎來到夾皮溝。” 劉青山微笑著握手,這位就是今年夾皮溝文學獎的得主了。 后來的代表作主要有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因為從去年開始,在魯迅文學院進修,所以劉青山就委托高凌風將人請到夾皮溝,想不到這幫歌手也都跟著來湊熱鬧。 余作家的年紀,比高文學還小一歲呢,他眼睛不大,相貌憨厚,很是客氣地跟劉青山握手。 劉青山又把老支書和張隊長等人都介紹一番,瞧著在場還不少老外,余作家也不由得心中忐忑:難道還有外國人一起評獎? 他出身在南方一個普通的小縣城,從小就喜歡文學。 恢復高考之后,參加高考,結果落榜,就被家里安排到鎮子里當牙醫。 后來開始陸陸續續寫短篇小說,小有名氣,才被調到文化館,去年又去文學院進修。 對了,同學之中,有一位叫莫言的。 余作家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論名氣和影響力,他覺得比路作家和高作家都差了一大截,創作的也都是短篇小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