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杏和小老四性格不用,兩個正好是一靜一動。 文靜的山杏,也就漸漸喜歡上了寫作,有大姐夫和王大哥指點,每一年都有看得見的進步。 當劉青山給山杏講了哼哼和唧唧這兩只小老鼠,與兩個小矮人旳故事之后,山杏就開始進行創作。 等完成之后,也給大姐夫和路作家看過,這兩位是擅長寫現實題材的,給出的意見不多。 而王二作家不同,他出國留過學,本身也不是正規的文科出身。 要說起他的專業,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人家是最早的一批程序員。 或許正是這樣的思維,令王二作家的作品,在文壇都顯得十分獨特,有點特立獨行的架勢。 正因為如此,劉青山才叫山杏把這部作品,叫王二作家指點。 不同的學生,需要不同的老師。 “是大哥給我的創意,然后我自己寫的。”山杏望了劉青山一眼,清澈的眼睛里飽含真情。 劉青山就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甚至還在母親和二娘之上。 這樣啊,王二作家也望向劉青山:“很棒的創意,不過山杏同學,你的這部書,還可以有更加深刻和廣泛的社會內涵,可待挖掘。” 粗看起來,這是一部寓言小說,可是王二作家敏銳地感覺到,書中四個人物,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 “可能是跟你的年齡和社會閱歷有關系,能寫成這樣,已經非常難得。”王二作家幫著山杏一起分析。 其實山杏已經遠比同齡人早熟,但是對社會的認知,畢竟尚淺。 看著王二作家和山杏認真地交流著,劉青山的嘴角也微微翹起:看來這個老師找對了。 這里也沒啥事,劉青山就各處轉轉,跟前來賀喜的客人們都聊一聊,溝通一下感情。 等到第二天上午,水庫那邊打來電話,叫村里去車拉魚。 結果大伙一聽說要冬捕,立刻都嚷嚷著要去。 于把頭帶領著職工,已經開始在冰面上準備,這次正好搞一次大規模的捕撈,水產公司那邊也下達了春節前的任務。 對于把頭來說,水庫簡直比自家媳婦還要熟悉,各處水底都是什么地形,都印在他腦子里呢。 很快就選定了一處地方,大伙拿著鍬鎬,開始清理冰面上的積雪。 “爹,夾皮溝來人啦。”于老七也戴著狗皮帽子,手上戴著大手悶子,朝遠處比劃著。 只見水庫的冰面上,大大小小的駛來十幾輛車,后面竟然還跟著兩輛大客車,這是來多少人啊? 等車輛開到近前,人們就跟下餃子似的,從車里下來,小娃子就開始在空曠的冰面上撒歡。 還有不少大姑娘,也跟著瘋跑,顯然是第一次經歷這種冰天雪地的景象。 “那個好像是唱歌的歌星吧?”于老七盯著歡呼雀躍的小凳子,眼睛有點發直。 “那個大腦袋不是歡子嗎,難怪唱歌那么好聽,瞧瞧人家那脖子,真粗。”大伙很快就認出一位位歌星。 劉青山走了上來,跟于把頭他們打完招呼,這才笑道:“大伙都賣賣力氣,一會歌星給你們現場演唱!” “好,開干!”于老七把外面的羊皮襖一甩,雙手握著冰镩子,就開始镩冰洞。 于把頭已經確定好需要鑿冰的位置,十幾個地點一起動工。 看熱鬧的人很快就分散開,圍著觀瞧,瞧著瞧著,就有手癢的,也要上去試試。 結果一上手才知道,這冰镩子老沉了,鑿了幾下,胳膊發軟,渾身冒汗,趕緊換人。 小老四和老五兩個,抬著一個冰镩子,勉強在冰上鑿出來幾個小眼兒,就選擇放棄,這個還真不是她們能干的。 阿毛和于水蓮她們也都試試,比老四老五也強不了多少。 倒是白麗艷最有勁,咕咚咕咚,自己就抱著冰镩子,鑿了半天。 “小火子,咱們倆也試試好不好?”小迪麗跟小火年紀相當,也想嘗試一下。 小火卻有點嫌她太黑,眨巴兩下大眼睛: “咱們沒力氣,肯定整不動,不過我告訴你個秘密,瞧見那個鑿冰的镩子了嗎,那東西是甜的,可甜可甜啦,不信你去舔舔。” 小迪麗是非洲來的,還是第一次見到冰雪,哪知道這里面的彎彎繞。 伸著小舌頭,傻乎乎地往前湊乎,還真要舔一下試試。 “你個壞小子,欺負我閨女是吧,一會就把你塞冰窟窿里!” 小五在旁邊也是又氣又笑。 北方的小娃子,小時候基本都上過這當,被人哄著去舔大鐵門了,舔鐵鎖頭之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