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競爭對手出現了-《你好,1983》


    第(1/3)頁

    原來的技工學校這邊,已經是城邊子,占地極廣,空地也比較多。

    無論是學員還是教師,以及到場祝賀的領導,每個人都拿著一把鐵鍬,來到學校后面的空地上。

    地上已經刨好了一個個的樹坑,不遠處,還早就準備好一根根樹苗。

    大伙這才放心不少:這凍天凍地的,地皮兒剛化開薄薄一層,要是叫大伙刨樹坑,那估計得一上午時間。

    “每人領一棵樹苗,親手栽種下去,大家猜猜,這是什么樹?”老周扯開嗓子吆喝著。

    已經有心思比較靈敏的人猜到了,四下里響起幾聲應答:“是杏樹吧?”

    沒錯,正是杏樹,因為中醫素有杏林之稱。

    這個典故,還要追溯到三國時期,當時有建安三神醫,分別是張仲景,華佗,以及董奉。

    這位董奉先生,晚年隱居廬山,給人治病,從來不索求報酬,只有一個要求:每一位被醫好的病人,要在山坡上種一株杏樹。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里山坡的杏樹便蔚然成林。

    啞巴爺爺此舉,顯然也頗有深意,在場的人,也都理解了孫先生的意圖:行醫者,醫術要高,醫德更要高。

    于是也就沒有人再抱怨,都樂呵呵地領了一棵樹苗,栽種到樹坑里面,在培土澆水。

    許多人還都記下了自己栽種樹木的位置,以后勤澆水,等到樹木蔚然成林,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和付出。

    就連到場的領導們,也都親手栽下一棵杏樹,他們也都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栽種完杏樹,人群便在老周的帶領下,來到校門口。

    由啞巴爺爺和來自部里的領導,一起將蒙在校名上的紅布揭下來。

    “杏林中醫學校”這六個古樸莊重的大字,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開始鼓掌,

    劉青山看著師父臉上那無比欣慰的笑容,心里也涌起巨大的成就感:今日栽下樹苗,明朝蔚然成林。

    簡短而與眾不同的開學典禮,就這樣結束,學員們立刻返回教室,開始學習。

    班級都是小班兒,每班也就二三十人。

    現在剛開始,還處于摸底階段,等啞巴爺爺對這些學員的底子都清楚之后,再重新分班。

    針對學員不同程度,進行不同教學。

    就像那些老先生,再從頭學基礎,就沒有必要。

    而像梁小虎這種門外漢,則需要從頭學起。

    教材使用的就是首都中醫學院的教材,另外還有宋一針編撰的針灸學,范先生編撰的藥膳學,以及啞巴爺爺編輯的醫書。

    邊教邊摸索,發展幾年,爭取編纂一套完善而且統一的教材。

    學校初創,有時候就是發現問題,然后再解決問題,等步入正軌就好多了。

    中午,各級領導就在學校食堂用餐,也沒搞特殊化。

    領導們也算瞧明白了:人家這里,一切都以務實為主,他們也就沒必要做那些表面文章。

    送走了領導,劉青山又和師父研究了一番,等到過了五一,還要建兩座教學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河市| 陆良县| 托克逊县| 龙海市| 太原市| 荥经县| 怀宁县| 靖安县| 肇庆市| 盘山县| 兰坪| 昌乐县| 张家川| 商河县| 锦屏县| 镇江市| 崇义县| 资中县| 孝昌县| 独山县| 海原县| 中牟县| 封开县| 三都| 靖州| 资中县| 辰溪县| 固原市| 金秀| 密山市| 陕西省| 许昌县| 五台县| 诸城市| 临安市| 铜梁县| 龙江县| 乌鲁木齐县| 原阳县| 南宫市|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