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臘月二十四,劉青山就在家收拾東西,準備過年。 把老四老五她們粘好的燈籠桿豎起來,又領著一幫小家伙湖墻湖棚,熱熱鬧鬧的,才有過年的氣氛。 就連小鹿鹿的臉蛋兒上,都粘上了糨子,干了之后,把臉蛋兒給繃得緊緊的。 而爺爺和姥爺他們,則忙活著拾掇吃喝。 豬頭豬爪之類的,都要用火燎一下,然后刮干凈下鍋烀。 一天時間,就把爺爺家和自己家的墻湖完了,劉青山瞧瞧:“好像還少幾張年畫。” 過年嘛,沒有年畫怎么行? “明天鎮里大集,去看看有沒有賣的,這兩年,賣年畫的也少了。”母親嘴里念叨著。 隨著時代的發展,年畫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 主要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磚瓦房越來越多,水泥墻上,不大適合貼年畫。 二來則是有掛歷、以及各種塑料印刷品的沖擊。 不過劉青山覺得,報紙湖的泥墻上面,要是不貼幾張年畫的話,總感覺空落落的。 轉過天來,臘月二十五,青山鎮大集,這是年前最后一個大集了,肯定熱鬧。 吃過早飯,大伙就穿戴整齊,劉青山開一輛車,李鐵牛開一輛,拉著媳婦和兒子。 還有小火和小月月他們,再加上老四老五老六,車里都坐不下了。 “坐爬犁,正好我們坐爬犁。”小老四有招,找出來一個大爬犁,拴在車后面。 這下子,娃子們又爭先恐后地往爬犁上擠。 于是前面越野車慢吞吞開著,后面拉著個大爬犁,灑下一路歡聲笑語。 到了鎮里,把車停在野菜廠這邊,然后大部隊就向著集市那邊熘達過去。 青山鎮也在悄然之間,發生著一些變化,隨著經濟的繁榮和市場的搞活,以前有些單位,已經漸漸沒落。 就像農機站、收購部、供銷社、獸醫站之類,已經漸漸被私人經營所取代。 不過青山鎮整體來說還是比較繁榮的,因為有制藥廠和野菜廠這兩個大廠子支撐著。 而且在夾皮溝的帶動下,種植業和養殖業都發展良好,所以在整個碧水縣來說,也是最富裕的鄉鎮。 有了錢,經濟自然就更加活躍,所以青山鎮的大集,規模也是最大的。 劉青山懷里抱著小鹿鹿,吳桐手上領著小月月,隨著人流,涌入集市。 “糖葫蘆!”小老四眼尖,看到一個賣糖葫蘆的老爺爺,結果差點給人家草把子上的糖葫蘆包圓。 “羊肉串!”小六子也發現目標,買了一把肉串回來,挨個發給大家。 連小鹿鹿都混了一串,辣得小嘴一個勁咝哈,然后也舍不得撒手。 一路掃蕩過去,劉青山和李鐵牛身上,就掛滿了各種東西,簡直就是倆移動購物車。 買了一卷寫對聯的大紅紙,這東西又不能折疊,拿著還礙事,就直接被小翠卷成紙筒,塞進李鐵牛的帽檐后邊。 把小牛樂得直拍手:“俺爹長角啦!” 時不時的,還能碰到熟人,打個招呼聊上兩句。 都是聯合體內,各村的村民,看到劉青山,都樂呵呵地打招呼。 還算不錯,真碰到一個賣年畫的,劉青山直接就全給包圓了。 搞得攤主直愣神:“這好幾百張呢,你家多大屋子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