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文壇大家(下)-《贅者為王》
第(1/3)頁
“小友,你這部分后續為何沒了?是否還未創作完成?”
蕭巖正在外面懷念林靜,分開那么久,前幾天見到了秦可卿,沒見到林靜。
一想起她就止不住的思念,只是洛陽一別,從此天涯路遠,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見到,只有午夜夢回、相思不斷!
正感傷著,孔賢就拿著那些手稿從屋里走了出來!
“哦……您老說的這個啊,晚生對本朝歷史不甚了解,怕出差錯,故而還沒來得及下筆!”
的內容排序極有章法,共分為六個部分。
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
后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才可以使兒童成為棟梁之材。
“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則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并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方方面面,一應俱全,且簡單明了。
“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從古至今重要的典籍和兒童啟蒙的順序。
這部分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諸子的著作。
“經子通,讀諸史”到“魏蜀吳,爭漢鼎”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漢代的朝代更迭,一部華夏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
“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
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
而蕭巖所寫的關于朝代更迭,只到三國蜀漢一統之前的歷史,后面便戛然而止。
看書最討厭的就是這種感覺,若是尋常文章還好,特別是這種驚世之作,實在是讓人欲罷不能。
為此孔賢不顧形象地跑出來,向他詢問到。
聽到孔賢的話,蕭巖順口說到,“一直沒有人指點迷津,您老博學多識,要不您給指導一下?”
“此本為利國利民之事,承蒙小友抬愛,看得上老夫,如此老夫就不推辭了!”
這的價值孔賢自然明白,此書一經推出,便會成為大明孩童的啟蒙讀物!
能夠見證一部經典的誕生,已是不易,若是能加入到其編撰中,則更好不過。
作為大明文壇的領頭人,提攜后進本就為分內之事,更不用說這種利國利民的大事了。
所以對于蕭巖的請求他欣然應允。
“擇日不如撞日,咱們現在就開始?”
既然答應了,就趁著天色還早,趕緊給它完成,好做其他的事。
“也好,那咱們就開始吧!”
說著兩人朝屋里走去。
“劉皇叔,奠基業。除孫吳,滅曹魏。大一統,至此定……”
這次蕭巖倒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字寫得不怎么入眼,就主動提出由孔賢執筆,自己為他研墨。
“小友,這個蝌蚪一樣的符號是何意思?還有這一個個圓圈!”
孔賢執筆,照著蕭巖前面所寫的格式逐字逐句地往下寫,寫了幾句才發現不對勁。
剛才看的時候沒注意到,現在才發現,這種不明其意的符號數之不盡。
遂而停筆,看向蕭巖。
“您老說的這個是晚生自創用以表明句讀和語氣的符號!”
“標點符號?和解?”
“簡單明了地說就是斷句所用,待晚生說幾個例子您就明白……這第一個,說的是一個書生訪友的故事……”
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書生去朋友家做客,主人不想留他多住。
正好天下雨了,主人就在紙條上寫了“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書生見到,知道主人的意思,卻拿起筆在字條上點了幾個標點。
這一下就變成“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主人一看,不留也只能把書生留下,給他安排了住宿。
“還有就是這書生回來后給別人做先生的故事……”
這說是一大戶人家,主人特別的吝嗇,想要請先生給自己家子弟授課卻又舍不得花錢。
為此好多讀書人都不愿意去他家當教席,這個書生聽到了這個消息,就主動去這戶人家應聘。
他對這家主人說,“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半文錢”。
這家主人一聽很高興,當即就錄用了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无锡市|
陆河县|
扶风县|
油尖旺区|
阿图什市|
双柏县|
古浪县|
洱源县|
阿城市|
双鸭山市|
赤城县|
苗栗市|
吴旗县|
大关县|
冷水江市|
博罗县|
石城县|
红桥区|
楚雄市|
温州市|
定结县|
鸡泽县|
宣武区|
南宁市|
泾源县|
武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平谷区|
洞头县|
渑池县|
沙湾县|
惠安县|
册亨县|
海伦市|
邹城市|
贵港市|
普安县|
资兴市|
马山县|
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