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508章 真的不是狂傲 前田的水平,就好比一年級的小學生,而姬若希已經是頂尖數學大師,兩人的醫(yī)術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兒,而是外行人難以想象的無法逾越的鴻溝。 如果差距比較小,倒是勉強可以相對平等地交流,就像一個高三的學生,和高二的學生,他們可以一起交流與探討的知識就比較多。 但是,一個數學家,跟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怎么探討比較深奧一些的數學問題? 姬若希終于開口了,既然林軒已經替她說了,前田先生果然難以接受,她也只好實話實說。 “如果讓我說背后的醫(yī)理,我講了你也聽不懂,這就好比一位老師,可以推測出一個小學生和一個高中生怎么解答同一道數學題,我能推測出你和陳姐的方子,也是同樣的道理。” 前田先生聽了,通過翻譯向姬若希詢問。 翻譯姐姐:“前田先生想問一下,在你的眼里,前田先生和陳大夫,誰是小學生,誰是高中生?” 姬若希說:“陳姐是高中生。” 前田先生聽罷,有些啞然,怔了好半天。 他在這位比他女兒還小幾歲的年輕女子跟前,竟然像一名小學生? 前田雖然無力反駁,但是心里也真的很難受,難以相信,難以接受這樣的事實。 他相信姬若希的醫(yī)術肯定不簡單,但是說他是小學生,姬若希卻自詡是老師,也太狂傲了。 姬若希見狀,又提醒他一句:“中醫(yī)之道,以人為本,而方證對癥,則是以病為本。” 姬若希看診,無論這個人患的是什么病,有哪些癥狀,她首先都是先看這個人的整體狀態(tài),然后分析這個狀態(tài)哪里有不足,哪里有問題,怎么才能把這個人的狀態(tài)調整過來。 前田先生這種只會搞方證對應的大夫,見到病人,主觀上就會被帶偏,腦子里全都在思索,病人的癥狀與書中的哪些條文相類似,用什么樣的方子才能對應這些癥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