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能,心中也是抱有了一絲希望吧。 “如我猜測不差,令郎是在三歲之后才變成這幅癡傻樣子的吧,而三歲之前,是非常聰慧的,” 叔伯端面色之上露出一絲笑容。 “道長,道長是怎么知道的?”婦人眼睛閃過一絲驚愕。 他們家是從別處遷過來的,以前也算是小有薄資。 但是為了兒子的病,可謂是散盡家財。 后來,后來他們就輾轉(zhuǎn)來到了東齊的國都,上京。 這里畢竟是整個齊國的中心,就算是大夫的醫(yī)術(shù)都是比外面高出了許多。 可惜,他們找了幾個大夫依舊是查不出來。 還花盡了家財,如今只能勉強(qiáng)度日,后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至于這兒子是從三歲之后才開始變癡傻的事情,除了對醫(yī)師講過,其他的從來沒有透漏過半句嘴。 而這道人,僅僅只是見了一面,就能診斷出兒子是從何時發(fā)病的。 “貧道早年間曾得到過一篇古籍,古籍之上就記載過如何醫(yī)治令郎的方子,”叔伯端瞇了瞇眼睛笑道。 “所以貧道才會說令郎沒有病,只是過于聰慧,天妒之,才造成了這么一副癡傻的樣子。” “求求道長,救救我這癡傻的兒子,”婦人頓時下拜道,眼中噙著一絲絲的淚水。 “放心,貧道既然來此,便是為了救下令郎的,”叔伯端伸手撫了一下胡子。 “多謝道長,多謝道長,”婦人還想要扣頭,但是身體卻不由自主的坐上了座位。 看著驚愕的婦人,叔伯端笑了笑,“貧道只是略通方術(shù)罷了。” “要救令郎可以,但是......”叔伯端有些遲疑。 “只要能治好我這癡傻兒子,就算是將家財盡數(shù)奉上也無不可,”婦人趕忙道。 她家這處院子也值一些銀兩。 只要能夠治好病,她什么都會答應(yīng)。 “夫人誤會了,貧道早就不在乎這些身外之物了,”叔伯端搖了搖頭。 “那道長想要什么?”婦人關(guān)切的問道。 “治此病非一夕之功,至少也得個一年半載,所以......”叔伯端看向婦人有些遲疑。 “道長莫非是想要將我這兒子帶走?”婦人問道。 叔伯端撫須點了點頭,道: “正是?!? “這......”婦人有些遲疑,自小開始,兒子就沒有離開過她一步。 “令郎與我有緣,貧道想要收為關(guān)門弟子,不知,夫人意下如何?”叔伯端輕聲笑道。 “我,我想等當(dāng)家的回來之后再商量商量,道長能否寬延幾日?”婦人輕聲道。 “理應(yīng)如此,那三日后貧道再來,”叔伯端站起身,微微頷首。 “道長慢走,”婦人恭敬的行禮道。 叔伯端微微搖著頭,嘴中不自覺的又是唱起了之前的歌謠。 ...... 臨近大典,許多人都是忙碌了起來。 這其中就包括了皇城司。 而身為皇城司統(tǒng)領(lǐng)的章鏡,自然也是閑不下來的。 連帶著上京城之中都是充滿了許多的喜色。 畢竟,這也算是一年之中少有的節(jié)日了。 邊境叛亂依舊是沒有被鎮(zhèn)壓,似乎連天人境界的大都督都有些無可奈何。 這其中有許多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東齊無法拿出全部的力量去鎮(zhèn)壓。 因為,一旦上京城之中空虛了。 恐怕白蓮教立刻就會大舉進(jìn)攻。 白傻子這兩天很開心,因為這幾日娘親和爹爹對他特別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