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想成為一代明君嗎? 當趙德芳聽說了趙恒的苦惱,露出老狐貍般的微笑,“明君無非文治、武功四字,陛下以為如何?” 趙恒想了想,“的確如此,可惜要做到,卻是難上加難!” “陛下只要想做,臣可以幫你!” “四哥不妨直言!” “文治主要在用人,用人需擦亮眼睛,像王欽若之流,只會毀了陛下的一世英明!” “要識得一人談何容易?總不能天天讓皇城司盯著吧?” 趙德芳暗暗點頭,如果趙恒真是個糊涂旦,那是想扶也扶不起來,現在看來心里還算有數。 “若是沒有一雙伯樂的眼睛,只好用考績之法了!” “何為考績之法?” “比如,身為一名將軍,你打了多少勝仗,斬獲多少,有沒有殺敵冒功的劣跡; 一名御史,你個人的品德如何,發現了多少貪贓枉法之徒,有沒有誣陷別人等等~” “這些,吏部考核都有啊!” “的確有,問題是考評十分籠統,且過于偏頗,比如,有的御史堪稱老好人,德行上沒有瑕疵,考績往往優良,然而,他的本職卻沒有做好; 有人其實能力不差,就像丁謂,其才干有宰輔之能,但是德行甚差,放在朝堂其害甚于庸官!” 聽起來有許復雜,不過趙恒還是明白了,簡單來說,就是官員的考核不夠嚴謹,不夠細致。 他想了一會,“核查功績,需要大量的官吏,如今冗員已是難題,若是再增加,豈不給國家帶來更大的負擔?” 趙德芳笑道:“有績優者,自然就有不合格者,優勝而劣汰,一個蘿卜一個坑,冗余者專門負責監察,想來他們會很踴躍!” “好辦法!”趙恒能想到,這些被余下來的官員,會很樂意拔掉一兩個“蘿卜”,給自己騰地方。 “這只是其一; 其二,還是那句話,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德行好的,可以讓他們去當太學博士,教書育人; 品行差,而有能力的,放在一縣之地,一州之地,盡量發揮其能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