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米尼槍-《大明祖孫》
第(1/3)頁
湯若望作為西方傳教士,原本是徐光啟的助手,協(xié)助徐光啟完成了那本卷帙浩繁的《崇禎歷書》,而后便受崇禎之命,負責督造火炮,并且還寫出了一本《火攻挈要》的書籍,里面所包含的基本上的目前歐洲的主流火炮制造知識。
因此,湯若望對于朱慈烺的問題并不陌生,他甚至可以稱之為大明目前首屈一指的火器專家,對于明軍的火器情形頗為了解。
“回稟殿下,眼下軍中火器種類繁雜,有炮、車炮、銃、箭、器械、噴筒、牌、球滾、雜器等等,分成了數(shù)十種,實在是太過于繁雜,且大部分質(zhì)量低劣,以臣之見,這些火器都需要得到一個統(tǒng)一和更新。"
很顯然,在湯若望眼里,明軍發(fā)展火器的思路實在是太過于雜亂,并不利于作戰(zhàn)。
朱慈烺微微點頭,這一點從當初整軍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了,光是火銃就分為好幾種,有鳥銃、斑鳩銃、三眼銃、神銃等等好幾種,型號不一也就算了,就連這些同型號的火銃也是有優(yōu)有劣,其中既有火器局督造的,也有從西人手中購買的,也還有地方督造的。
實際上,明廷早期對火器的生產(chǎn)是嚴格把控的,不允許地方生產(chǎn)火器,不過后來隨著火器的使用范圍逐漸擴大,在軍隊中配備率的逐漸提升,朝廷開始松弛了部分火器生產(chǎn)的禁令,特別是在崇禎年間,由于內(nèi)憂外患之下,地方火器生產(chǎn)已經(jīng)非常普遍。
可關(guān)鍵就在于,在不同環(huán)境下生產(chǎn)的火器,即便型號相同,可是實際上卻是天差地別,有的能夠正常使用,有的打幾槍就炸膛,因此使得不少士卒對于使用火器產(chǎn)生了畏懼的心理,在實際戰(zhàn)場上的效果也非常有限。
朱慈烺微微皺著眉頭,道:“如果眼下統(tǒng)一軍中火器,湯師傅以為什么火銃比較適合我軍裝備?”
“斑鳩銃?!?
湯若望微微一笑,卻是吐出了一個名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青海省|
揭西县|
麻江县|
乌审旗|
抚州市|
孟州市|
正镶白旗|
大余县|
大余县|
张家港市|
洛隆县|
威宁|
太仓市|
宁津县|
绩溪县|
土默特右旗|
和林格尔县|
唐山市|
独山县|
乐至县|
桑日县|
平邑县|
石泉县|
来宾市|
灵宝市|
出国|
安国市|
南丹县|
四平市|
青岛市|
巴塘县|
资溪县|
大理市|
滦南县|
闸北区|
黄平县|
安多县|
轮台县|
桦南县|
通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