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已經開始了。 ☆ 這個世界有許多具備毀滅行星力量的人。 但真正能夠做到摧毀行星的人卻寥寥無幾。 這里面肯定是有緣由的,藤丸立香曾經通過妲麗安的圖書館深入研究調查過星辰龍阿爾比昂,在這過程中,她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邏輯,雖然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應該能解決一些疑問。 這個世界的行星,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定位? 藤丸立香的結論是——宇宙 行星即為宇宙。 更準去的說,是現實中行星這個單位對應的大多數那些喜歡討論戰斗力并以星球為衡量單位的人心中的‘宇宙級’。 首先要忽略地球與月球這兩個特例。 來看看這個世界其他的正常行星——比如金星火星水星木星什么的等等等等。 藤丸立香最初,也跟大多數人理解的一樣,想當然的覺得星球不過是特別大的小行星罷了——或者說就是一塊特別大的隕石。 體積質量大到了一定程度的石頭,因此產生了引力,最終圍繞著恒星有了自己的位置與運轉的軌跡,但本質上來說依舊是一塊石頭,只是特別大罷了。 這個邏輯顯然是不對的。 星球的本質與小行星截然不同,那么,這個世界的星球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以金星為例子。 星球運作成長的終點,也是理所當然的要抵達的結果,是孕育出相當于星球意志化身的‘究極生命體’——也就是uo。 換句話說,uo就是星球的產物,也是星球的終點,是星球本體的延伸。 而按照各種典籍的記錄,只要是uo,那就一定會擁有一種能能力——【宇宙卵】 也就是被地球人俗稱為【固有結界】的東西。 【宇宙卵】是會不斷成長的,是無法以質量或體積去衡量的東西,那是一個成長中的真真正正的宇宙。 于是,總結了現有的情報,藤丸立香理所當然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一切星球正常成長的結果,都會是uo的誕生,而uo的誕生必然會伴隨著【宇宙卵】。 會不會,其實孕育【宇宙卵】才是星球成長真正的目標,uo只是為了得到這個結果,所以才在過程中誕生的東西? 這么一想的話,一個巨大的天體單位想要能自稱‘星球’的話,前提條件就是它能孕育一個【宇宙】出來吧? 反過來說,要是無法孕育出宇宙,那就算不上一顆星球。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星球的真相,或許是某種天然的......又或者是人工制造出來的‘宇宙制造裝置’。 星球即為宇宙,或者說,物質層面上能直接看到的星球,其實內部宇宙的一層‘蛋殼’般的東西罷了。 任何試圖摧毀星球的人,實際上是在與一個宇宙為敵。 在這個世界上,只是具備滅星級戰斗力的人,要是試圖摧毀一顆真正的星球的話,要么這種程度的力量破不了防,要么就是被星球本身反手一巴掌抽飛到m78星云去。 這樣也能解釋一些事情——比如阿爾比昂之龍外表看上去不過長越四千米,但內部實際空間甚至比整個歐亞大陸還要大得多,那就是個真正的異世界。 而且,古籍記載,在遙遠的傳說中,有一種叫【游星】的東西存在,游星顧名思義,是在宇宙中游蕩的如星球般巨大的生命體,他們會釋放出名為【游星尖兵】的東西,襲擊、摧毀、并吞噬別的星球,因此也被稱呼為【捕食游星】。 藤丸立香認為,【游星】的真相,或許是孵化完成的星球——星球結束了自己原本‘蛋殼’模樣的發育期之后,正式作為生物進入成熟階段,而后開始在星海中游蕩,他們體內孕育的宇宙會為它提供無窮無盡的力量。 按理來說,【游星】的數量應該很多,【捕食游星】應該是其中特別危險的一類吧? 藤丸立香覺得,尼德霍格與阿爾比昂之龍的真相,或許就是【游星】......假設尼德霍格與阿爾比昂之龍并不是同一頭,那么,有著‘啃食世界樹’——這里的世界樹應該也是一個‘宇宙’或‘宇宙卵’——行動記錄的尼德霍格,或許就是一頭傳說的【捕食游星】。 藤丸立香找不到證據證明阿爾比昂之龍與尼德霍格是不是同一條龍,也不知道尼德霍格是不是捕食游星,但地球人創造的魔術這東西,本來就不是需要嚴謹證據的東西。 也就是說—— 藤丸立香在不斷的思考中,找到了自己所能找到的,或許是最強單位——名副其實‘最強種’的生物,并將它制造了出來。 ‘游星’——‘星辰龍’阿爾比昂。 因為無名而無法被利用的阿爾比昂之龍,被藤丸立香冠以尼德霍格之名強行喚醒,三日月就是它的化身。 這就是藤丸立香認為的‘最強種’了。 藤丸立香考慮這個的時候,并不知道圣王的所作所為,因此她將魔神王視為敵人時,苦思冥想出來的最強單位——或許能戰勝魔神王的最強種,就是這個。 可惜沒機會讓它們真的打起來。 現在反而成了要用來摧毀迦勒底的終極兵器。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藤丸立香事先不可能知道路明非撿到了孔明,也不可能知道基爾什塔利亞居然能這么掀桌子。 藤丸立香將三日月一分為四,除了消除魔神王的戒心之外,還有就是故意制造出破綻,讓迦勒底的人來嘗試從中找機會破局。 但她真的沒想到,這世上居然還有基爾什塔利亞這種能輕易借用星球天體力量的家伙存在。 更沒想到他居然將地球意志本身給拉下場了。 其中一部分碎片,甚至已經成了地球意志——蓋亞識的容器,也就是類似未完成狀態的uo的東西——星靈。 地球的星靈,在地球上戰斗。 這不僅僅是本土作戰這么簡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