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明明是想要跟孩子搞好關(guān)系,結(jié)果真正練習(xí)時卻又會忍不住全力以赴結(jié)果事后后悔——” “這些事情你以為‘我(加拉哈德)’不知道嗎!?” “你這家伙就是這樣一個假正經(jīng)!” “認(rèn)真!刻板!一絲不茍!簡直就是理想中的完美騎士——” “除了面對女人的時候啊你這混賬!” “你現(xiàn)在覺得我棘手,絕對無法對我下狠手的理由!你自己也心知肚明!” “不是因為打不過我!” “僅僅是因為我是女人!僅僅因為你眼前的對手是一個漂亮的女人!” “伊蓮欺騙了你,你怒不可遏,但因為她是女人,你放過了她!” “格尼薇兒向你訴說愛意,你明明知道這是大不敬之事情,但因為她是女人,你最后還是接受了!” “讓你愛著的格尼薇兒痛苦的人——亞瑟王!你本可以與她溝通與她交流,但你什么都不做,你只是猶豫不決的,維持著曖昧的關(guān)系!理由?” “很簡單!因為亞瑟王也是個女人!也是個漂亮的女人!” “現(xiàn)在也一樣!” “你到底還在猶豫不決些什么!?” “你心里明明多多少少的已經(jīng)察覺到了才對吧!?” “那個人——獅子王根本就不是亞瑟!” ...... ☆ 小春與蘭斯洛特的戰(zhàn)斗無比慘烈。 各種意義上的慘烈。 主要是蘭斯洛特被公開處刑的慘烈。 隨著小春不知道第幾次將蘭斯洛特轟在了地上的坑洞內(nèi),蘭斯洛特終于屈服—— 伴隨著小春一句: “早這樣不就行了嗎?外祖父!” 以及愣住的蘭斯洛特下意識的反問:“?為什么不是爸爸?” 開羅戰(zhàn)役就這么結(jié)束了。 說到底,小春之所以能將蘭斯洛特壓著打,除了加拉哈德的力量與圓桌的效果之外,更多的,其實是因為蘭斯洛特本人的精神嚴(yán)重動搖。 實際上,真正導(dǎo)致蘭斯洛特跳反的原因,其實是本來心思就飄忽不定的蘭斯洛特,突然被阿格規(guī)文與獅子王一起,以兩種截然相反的理由,強令蘭斯洛特殲滅開羅城的一切生命。 蘭斯洛特本來就很矛盾 他一方面不想‘背叛’亞瑟王——他認(rèn)為自己生前背叛了亞瑟王,哪怕亞瑟王自己原諒了他也一樣,所以他不想在作為英靈從者的第二次生命里再背叛亞瑟。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想傷害無辜者......被矛盾束縛的他,如果說原本還能維持微妙的平衡的話,獅子王與阿格規(guī)文一同下達(dá)的命令,則是加劇了蘭斯洛特心中矛盾的螺旋。 實際上,這份矛盾的螺旋一直存在著。 生前的蘭斯洛特背叛了亞瑟,但他又無法直視自己的內(nèi)心,因為在最后的最后,他無數(shù)次的后悔,在修道院中度過晚年時,不止一次的在噩夢中被驚醒—— 蘭斯洛特在后悔。 后湖自己......‘為什么沒有背叛亞瑟王’。 亞瑟王原諒的蘭斯洛特,只是作為處罰的一部分,給予了他最后的一道“命令”。 ——永遠(yuǎn)不許再踏足不列顛的土地 這個命令本身倒是沒什么,畢竟蘭斯洛特原本就不是不列顛人,而是法蘭西人——但問題就出在,這是亞瑟王給蘭斯洛特最后的命令。 因為這道命令,不愿背叛亞瑟的蘭斯洛特,在亞瑟王人生最后的劍欄之戰(zhàn)前,也一直猶豫不決著,他渴望回到亞瑟王身邊幫助他,但又擔(dān)心這樣的舉動是背叛了亞瑟最后的命令。 于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向亞瑟王送去信件,祈求亞瑟王,至少讓他跟著回去平定莫德雷德掀起的叛亂。 但是被拒絕了。 猶豫、不安,擔(dān)憂,可蘭斯洛特到底還是因為那份虛偽的‘忠誠’,遵守了亞瑟王的命令,沒有踏足不列顛的土地。 就結(jié)果而言,這也是導(dǎo)致亞瑟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亞瑟王最強的騎士,亞瑟王最強的劍與盾,在劍欄之戰(zhàn)時,并不在他的身邊。 到底什么是忠誠? 到底什么是背叛? ......不,歸根究底。 僅僅是愚蠢罷了,僅僅是名為蘭斯洛特的懦夫的愚蠢罷了。 來自小春的公開處刑與怒喝,則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