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任我行與方證大師比武已經漸落了下風,他只覺方證大師的內力雖然柔和,卻渾厚無比,他使出了“吸星大法”,竟吸不到方證大師的絲毫內力,心下更加驚訝。 方證大師道:“善哉!善哉!”跟著右掌擊到。 任我行又出右掌與之相交。兩人身子一晃,任我行但覺全身氣血都晃了一晃,當即疾退兩步,陡地轉身,右手已抓住了余滄海的胸口,左掌往他天靈蓋上急拍下去。 這一下兔起鶻落,實是誰都料想不到的奇變,眼見任我行與方證大師相斗,情勢漸居不利,按理說他自保尚且不及,哪知他竟會轉身攻擊余滄海? 這一著變得太奇太快,否則余滄海也是一代宗師級的人物,怎么也不會被任我行在一招之間,便被他所擒拿下來。眾人“啊”的一聲,齊聲驚呼,卻沒有一人上前援手。 方證大師身子躍起,猶似飛鳥般撲到,雙掌齊出,擊向任我行的后腦,這是武學中的“圍魏救趙”之策,攻敵之不得不救,旨在逼得任我行撤回擊向余滄海頭頂的左掌,讓他反手擋架。 眾高手見方證大師在這瞬息之間使出這一掌來,都大為欽服,卻來不及喝彩,情知余滄海這條性命是有救了。 豈知任我行左掌固是撤了回來,卻不反手擋架,一把就便抓住了方證大師的“膻中穴”,跟著右手一指,點中了他心口。方證大師身子一軟,便當即摔倒在地。 眾人大驚之下,紛紛呼喝,一齊擁了上去。把方證大師護在了身后。 蕭峰暗自發笑,任我行變招神速,是個聰明人,他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借助余滄海而勝過方證大師,絕對是個人才。而方證大師不免太過迂腐了,空有一身本領,自己的實力卻發揮不出來一半。 實在是讓自己想象不到,少林寺方丈的武功,也已衰退到如此地步了嗎?如若與自己交手,他方證根本就過不了十招。不是他武功不行,而是臨敵經驗上差的太多。難道這些年間,武林中發生過什么浩劫嗎?竟然斷層的厲害? 左冷禪突然飛身而上,發掌猛向任我行后心擊出。任我行反手回擋,喝道:“好,這便是第二場了!” 左冷禪忽拳忽掌,忽指忽抓,片刻間已變了十來種招數。任我行給他陡然一輪急攻,一時只能勉力守御。很明顯,這左冷禪就是為了趁人之危,才會這么著急著前來比武的。 任我行適才和方證大師相斗,最后這三招雖是用智,卻也已竭盡平生之力,否則以少林派掌門人如此深厚的內功,如何能讓他一把抓住“膻中穴”?一指點中心口?這幾招全力以搏,實是孤注一擲。 任我行所以勝得了方證大師,純是使詐。他算準了對方心懷慈悲,自己突向余滄海痛下殺手,一來余人相距較遠,縱欲救援也所不及;二來各派高手與余滄海無甚交情,決不會甘冒大險,舍生相救的,也只方證大師才一定會出手。 當此情境,這位少林方丈唯有攻擊自己,方能解除余滄海之困。但他對方證大師擊來之掌偏又不擋不格,反拿對方要穴。這一著又險到了極處。方證大師雙掌擊他后腦,不必擊實,掌風所及,便能令他腦漿迸裂。 他反擒余滄海之時,便已拿自己性命來作此大賭,賭的是這位佛門高僧菩薩心腸,眼見雙掌可將自己后腦擊碎,便會收回掌力。但方證大師身在半空,雙掌擊出之后隨即全力收回,縱是絕頂高手,胸腹之間內力亦必不繼。 他一拿一點之下,果然將方證大師點倒在地。只是方證大師的渾厚掌力所及,已掃得他后腦劇痛欲裂,一口丹田之氣,竟然也轉不上來。 沖虛道人忙扶起方證大師,拍開他被封的穴道嘆息道:“方丈師兄,你一念之仁,反遭奸人所算。” 方證道:“阿彌陀佛。任施主心思機敏,斗智不斗力,老夫是真的輸了。” 岳不群大聲喝道:“任先生行奸使詐,勝得毫不光明正大,非正人君子所為!” 蕭峰心道,這是生死搏命,誰還會談什么君子之義?你也太過迂腐了吧?還是在此沽名釣譽? 如若這些人和自己交手,平心而論,根本又是一個聚賢莊!他們的武功都有明顯的缺陷,難道他們自己都看不出來嗎?只不過這次如果自己出手,他們人再多自己也已有把握贏下這些人來…… 預知左冷禪與任我行比武誰勝誰負?覺醒后的蕭峰到底在少室山的比武中又能見證些什么?請聽下回分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