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湖論劍前夕。 嵩陽劍府新生排名賽當天,端王爺雍汝愚曾經到過嵩陽劍府,考察今年參加西湖論劍的選手實力如何。 柏云岐引薦龍青云認識雍汝愚,當時雍汝愚態度傲慢,輕視龍青云。 龍青云硬生生地懟了雍汝愚,讓其很是不爽,憤而離去。 端王爺認為龍青云不可重用,遂邀南雍十大高手之一,有“驚鴻一筆”之稱的戚墨成的徒弟雷天瀚出席西湖論劍。 哪知道不被端王爺雍汝愚看好的龍青云,居然在西湖論劍大放異彩、拔得頭籌。 雍汝愚多少有點懊惱,但也驚嘆于龍青云“威武不能屈”的雄闊之氣。 雍廣宇當然知道端王爺雍汝愚曾經去過嵩陽劍府,嵩陽劍府的掌書郭辟成正好是宰相顧景修安排在嵩陽劍府的暗樁。 郭辟成遠遠看到柏云岐和龍青云一起拜見端王爺雍汝愚。只是并不知道,龍青云對雍汝愚不卑不亢,并不因為雍汝愚是王爺而有所屈服和奉迎。 西湖論劍后,龍青云在江湖上聲名鵲起,武功已經是年輕一代的翹楚,后來又拜見靈隱寺弘泉大師,學的至高絕學“破天一劍”,武學修為更上一層樓。 大皇子雍坦和二皇子雍昀為了爭奪皇位,劍拔弩張、針鋒相對,漸成水火之勢。雙方傾盡全力,從廟堂到江湖,爭取各方勢力。 龍青云獲得西湖論劍的冠軍,理所當然成為雙方爭取的對象。雙方看中的不止龍青云的武功,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嵩陽劍府勢力。 嵩陽劍府是主戰派的堅定捍衛者,而西湖劍院是主和派的勢力范圍。大皇子和二皇子爭奪皇位,涇渭分明的分成了兩派。 廟堂之事,就是國之大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作為寧宗皇帝,當然不允許朝臣搞黨派之爭。 但寧宗帝畢竟年事已高,即位之人的確定,已經刻不容緩。按理說大皇子雍坦天資英偉,而且是東宮太子,繼位本就是毫無懸念之事。 怎奈寧宗皇帝前兩年讓二皇子雍昀參與戶部市舶司,掌管海上貿易財政大權。 此舉,讓皇位人選又多了一份懸念。這也許是對大皇子雍坦的磨練,也許是對二皇子雍昀的期待。 天威難測。這么安排,只有洞若觀火的寧宗皇帝心里最清楚。眾大臣也是云里霧里。 但此事的結果,就造成廟堂之上,涇渭分明的分成了兩排。 以宰相顧景修為主的主和派,支持大皇子雍坦;以禮部尚書范鴻章為主的主戰派,支持二皇子雍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