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五伯高才(下)-《大明元輔》
第(1/3)頁
中院東邊的暖閣外,梅花開得正好。暖閣內,年僅五旬卻華發早生的高才放下手中的書稿,朝眼前的少年問道:“這些都是你自己設計出來的?”
那少年正是高務實,他雖未滿十歲,但因為舉止有度,現在看來已經有些少年的模樣了。
“正是。”
高才嘖嘖稱奇了一番,又問道:“戚元敬試制的結果如何?”
高務實道:“戚總戎畢竟是武官,雖然兼著練兵的差事,但能調用的資源仍是有些不足,目前還在調集人手研究,少有成品問世。不過,火藥的改良他已經做成了,據他說,制成侄兒所說的小顆粒狀之后,效能確有不小的提升,而且制造過程雖然復雜了一些,但只是花費一些人工,成本上的增加倒是微乎其微,他對此很是滿意。”
高才大喜,道:“火藥乃是火器之本,你這顆粒火藥既然能提高火藥威力,那的確是個大好消息……制造方法就是你這手稿里寫的這些么?如果是的話,我這里也可以少量制造,加以試驗。”
高務實笑著說是。
高才喜了一會兒,又問道:“那這個紙殼定裝藥的思路呢,戚元敬怎么說?”
高務實道:“這一條戚總戎格外喜歡,說是對于那些新兵最有用。”
高才哈哈一笑,卻道:“你這辦法好是好,但卻也有一點問題。”
“哦?”高務實略有些詫異,問道:“還請五伯指點。”
“牛皮紙太貴,如果大軍作戰,以你這做法,一場不算太大的仗打下來,光牛皮紙所需要的花費,就得上千兩銀子,太奢侈了。”高才道:“而且還有一點,如果下雨的話,這牛皮紙怎么辦?你還得先制成油紙,得先用桐油浸一浸,然后晾干……這成本就更貴了。”
高務實原本并不覺得自己這位在歷史上沒有什么大作為的五伯能有什么獨到的見解,但聽了他這番話之后,高務實才發現,自己可能真是小看了古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武定县|
海盐县|
桃源县|
金寨县|
金寨县|
老河口市|
唐山市|
石门县|
贵溪市|
新竹县|
乌恰县|
沧州市|
景泰县|
汝州市|
泾源县|
桃园县|
邳州市|
湘西|
岑溪市|
偃师市|
胶南市|
宁武县|
山阴县|
化州市|
贵定县|
三明市|
昌都县|
浮山县|
施甸县|
吉木乃县|
丰城市|
岳西县|
兴隆县|
资讯
|
石棉县|
屏边|
吉林省|
西盟|
泗水县|
陇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