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亡國之君-《皇兄何故造反?》
第(2/3)頁
這等大事,必須要確定大方向之后,再細細商討不可,要說大話是萬萬不行的。
而陳循提的兩點理由,也的確站得住腳。
京師的確是很危急。
但也不能因為京師危急,就放棄了其他地方。
瓦剌雖然是大明的心腹之患,卻不是大明唯一的敵人。
近些年來,土司作亂,西南苗賊也不安分,浙江等地更是頻頻有叛亂發生。
哪些地方能抽調兵力,哪些地方不能抽調兵力,如果需要抽調的話,抽調多少兵力。
這些都是需要仔細斟酌,考慮到方方面面的。
所以一時之間,他倒也不敢亂開這個口。
朱祁鈺在一旁瞧著,心中卻有些啼笑皆非。
對于于謙的貿貿然插話,他其實有些意外。
說白了,于謙剛剛有些沖動了,說話之間,的確不太妥當。
而且剛剛的時候,他那般疾言厲色的呵斥了徐珵,雖然道理不錯,但是口氣卻未免太過嚴厲。
陳循作為翰林院的當家人,徐珵被罵,他臉上也掛不住,肯定心里不快。
因而尋這么個機會,噎于謙兩句,扳回一城,也是正常。
說來,他前世的時候,和于謙君臣奏對,皆是工整周到,倒是很少見有這樣的場面。
不過眼下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盡管對于謙的能力很認可,但是朱祁鈺也不得不說,他這話插的不是時候。
陳循這么一反駁,孫太后原本略略鎮定下來的神色,又多了幾分擔憂。
無奈之下,朱祁鈺只得繼續道。
“陳學士所言并非沒有道理,但是無論如何,我各地官軍并非完全不可調動。”
“別的不說,南北直隸,京畿之地官軍便常年備守,各地可抽調官軍,亦根據路途遠近,所鎮之地情勢各有不同,此事命兵部再議即可,終歸不會無兵可調?!?
“是以,我京師守備,并非要與那也先戰而勝之,而是以防守為要,依托各關隘城池據守,如此,我朝廷壓力也可稍稍緩之?!?
“再則,也先勞師遠征,后勤難以長久,其大軍以騎兵為主,在關外地勢有利,然若入關內,我大明處處關隘,必能大挫其鋒芒,是故臣以為,太后不必過于憂慮?!?
這個結論,聽起來就讓人安心的多。
至少孫太后聽完之后,懸著的心放下了大半。
她心中有南遷之意,無非是看那也先勢大,二十余萬官軍都大敗,眼下京城只有不到十萬官軍,害怕守不住而已。
但是她卻未想到,如今局勢不同。
天子親帥二十余萬大軍出征,為的是打勝仗。
但是他們雖然只有十萬人,卻只需保持不敗,拖延時間即可。
她雖久居深宮,但是也知大明的家底兒還算厚,要說也先能夠憑不到十萬人,和整個大明的上百萬官軍抗衡,她是不信的。
大不了,暫且放棄些無關緊要的土司叛亂,多調些官軍過來便是。
當然,這種話,她老人家是肯定不會說出來的。
朱祁鈺眼看火候差不多了,便知道,該把大招放出來了。
前面這些話都是給孫太后增加信心,讓她相信朝廷有能力守住京師的,但是并沒有真正的打消她南遷的心思。
畢竟,再有把握的事情,都不妨礙給自己多留一條后路不是。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桂平市|
邛崃市|
高平市|
柳林县|
乌苏市|
青神县|
高唐县|
怀来县|
上杭县|
韩城市|
潼南县|
宝鸡市|
长海县|
海林市|
万宁市|
绍兴市|
钟山县|
深泽县|
镶黄旗|
闻喜县|
白山市|
鄂温|
筠连县|
诸暨市|
孟州市|
文安县|
科尔|
中超|
启东市|
伽师县|
红桥区|
舒城县|
沙河市|
临泉县|
双流县|
福贡县|
正蓝旗|
肇东市|
阳谷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