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金英這個人,朱祁鈺其實是有些拿不準的。 前世的時候,金英是力主固守南京的內臣之一,但是因為他本就是孫太后的親信,所以朱祁鈺登基之后沒多久,就尋了個由頭,將他下獄了。 換句話說,他們并沒有太深的交集,金英究竟性情如何,他也不曾仔細了解過。 但是這次醒過來,金英的所作所為,卻不得不讓他心生種種疑惑。 無論是在本仁殿中,還是在慈寧宮中。 他始終感覺,金英并不是全然倒向孫太后的。 這種感覺始終揮之不去! 哪怕是他明知道,這次冊立太子的主意,必然是金英給孫太后出的,但是他還是感覺有哪里不對。 冊立東宮,早已是勢不可擋的,他也從不曾在這件事情上多費什么心思。 金英若是真的足夠老辣,他就應該能夠想到,太子冊立與否,對于朱祁鈺來說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畢竟一個兩歲的小娃娃,能干得了什么? 他需要解決的人,始終都是孫太后! 但是很顯然,孫太后這么著急下詔立東宮,大概率是覺得,朱祁鈺會在冊立之事上從中作梗。 涉及到這種朝局之爭,國政大事,孫太后會征詢的,恐怕也只有金英一個人。 他是真的看不出來?還是有意為之? 朱祁鈺想了想,忽然將手里的奏本遞過去,道。 “這是兵部剛剛呈上來,京營提督大臣的候選名單,金公公怎么看?” 這份名單里頭,于謙依舊是按照他之前說的,舉薦了三個人。 為事官石亨,忻城伯趙榮,駙馬都尉焦敬。 雖然之前大略看過,但是金英還是接過來,仔仔細細地又看了一遍,腦子里卻在飛快的思考著,這位郕王爺這么問的用意。 沉吟片刻,金英謹慎開口道。 “京營提督大臣,事涉重大,如今京中能掌事的,也就這么幾位,兵部的名單擬定的很合理。” 當然是合理的。 這份名單,于謙擬的很有門道,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派系。 朝堂習慣將勛戚武臣合稱在一起,但是實際上,勛戚武臣和文臣一樣,內部也是分了派系的。 這一點從名字就能看出來,勛戚指的是勛貴和外戚,而武臣指的則是沒有爵位的中高階武將。 和明后期不同,至少在天順之前,大明的外戚還是很有實力的,其中的主要代表就是駙馬都尉,從太宗到現在,尚公主的駙馬領兵者屢見不鮮。 這份名單,代表的就是這三個派系。 石亨善戰,年富力強,雖然因兵敗被貶謫,但是他的軍功是實打實的,算是如今現存的中高階武將當中的代表。 這撥人大多是世職的千戶百戶,算不上顯貴,但是卻是將門世家,憑借軍功晉升上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