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六章:有人撐腰-《皇兄何故造反?》


    第(1/3)頁

    大明的武臣體制和文臣不同,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中央部門上。

    在中央機構的設置上,文臣有六部,都察院,還有各寺,院,監,以后還有內閣,但是武臣的中央機構,始終都只有一個,那就是五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掌軍旅之事,統領各地都司、衛所,主要負責選派將領出兵平叛,操練官軍,管理屯田,軍籍,以及推舉中高階的將領。

    相比之下,兵部則是把持著調兵權和低階將領的任命權,二者相互制衡,將兵權統一在皇帝的手中。

    有明一代,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其實是在不斷被削弱的,這一點,在正統年間就已經開始漸漸出現苗頭。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自三楊主政以來,對于五軍都督府的正印官選授的已經越來越少了。

    這其中原因復雜,既有三楊刻意打壓勛戚的成分,也有避嫌的成分。

    畢竟三楊在朝中已經是如日中天,如果再出手選授五軍都督府的掌印都督,未免讓人猜忌圖謀兵權。

    因而在三楊時代,沒有增加任何一位實授的都督級別武臣,要么是有權無職,如郭晟般直接以勛戚之身暫時掌事,要么是如楊洪一般,鎮守地方的大將虛授,并不實領。

    這就導致了這次土木一役,勛戚一脈死傷殆盡,尤其是二代勛戚死傷之后,五軍都督府竟然沒有一位正印官可以站出來。

    不然的話,也不會如此輕易就被兵部奪了京營提督大臣的提名權。

    至于李賢,則是一個特例,他的都督之職,倒是實授,但是并非是實授的京師五軍都督府,而是實授的南京五軍都督府。

    事實上,這是勛戚的慣例,年老之后,要么待在京城里頭,當個閑散勛貴,要么往南京去統兵,順便養老。

    李賢原本是前軍都督府的都督,但是就在今年,按照勛戚的計劃,他作為二代勛戚,開始逐漸向三代勛戚交權,于是被轉調到了南京五軍都督府。

    當時李賢剛好生了場病,好了之后又遇上天子親征,于是便一直留在了京師當中。

    這也是他今天能站出來的原因。

    五軍都督府和文臣體制不同,文臣的六部七卿,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但是五軍都督府雖然名義上是分的清清楚楚,可這些年,因為實授的都督太少,所以已經不大分是哪一府了,統稱為五軍都督府都督。

    但凡是實授的都督,按照朝廷的需要,隨時轉調到不同的府中掌事,但是都是正印官。

    所以雖然是李賢是南京中軍都督府的都督,但是因著這個慣例,他還是有權力來提名五軍都督府的都督人選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若尔盖县| 建水县| 安吉县| 会同县| 吴桥县| 平顺县| 恩施市| 通州市| 旺苍县| 梧州市| 罗城| 建水县| 承德县| 临夏市| 板桥市| 彭州市| 鹤山市| 大同市| 阳城县| 辉南县| 东城区| 克拉玛依市| 兰坪| 诸城市| 林西县| 弥渡县| 拉孜县| 葫芦岛市| 景东| 宁强县| 淅川县| 汶上县| 阿巴嘎旗| 龙胜| 滨州市| 百色市| 黑山县| 绵竹市| 济源市| 年辖: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