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雇傭制度-《皇兄何故造反?》
第(1/3)頁
張敏愣了愣,差點沒反應過來。
他熟稔工部多年,自然是對于天子的意思明白的很。
無非就是匠戶雇傭制度而已。
這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國朝初年的時候,其實就有人曾經提出過。
這種匠戶雇傭制度,并不是指單純的用銀兩來雇傭民間匠戶,為朝廷工作。
它的本質和核心,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允許匠戶繳納銀兩免除徭役。
朝廷則用這些銀兩,從民間雇傭匠人,承擔朝廷所需的營建事務。
這和工部現行的制度有很大的差別。
依照現在的典制,工部只有在接到大規模的營建事務的時候,才會從民間征調部分工匠,用作臨時之用。
但是如果實行這種匠戶雇傭制度,那么也就意味著。
匠戶只需要繳納銀兩,就可以免除徭役,而朝廷所有的營建事務,都要從民間征調匠人。
換而言之,這意味著朝廷失去了對匠戶的控制權。
這種制度的好處,就是更加的靈活便捷。
就比如現在,朝廷大戰之后,需要大批量的工匠負責修建城池,那么就可以進行大規模的征召。
平時不需要這么多工匠的時候,則可以遣散工匠,將銀兩節省下來。
與此同時,大明現行的匠戶制度,雖然將匠戶分布各地,但是依舊十分不便。
要知道,朝廷需要服徭役的地方,大多在縣城或者府城的衙門當中。
普通的匠戶,則是大多都住在鄉下,每逢要服役的時候,就需要來回奔波。
遇到大規模的營建活動,譬如修筑宮殿,營建城池等,甚至還要背井離鄉,輾轉千里服役,甚是不便。
匠戶雇傭制度,可以讓匠戶們不用在來回奔波于各處,可以安心在家中進行自己的工作。
看起來,的確好處頗多!
但是到最后,卻沒有實行。
原因就在于,這種制度有一種巨大的弊端,那就是朝廷對于民間的依賴太重。
匠戶制度,因為人員固定,朝廷可以保證,無論何時,都要一大批工匠隨時可以征召。
但是一旦改成匠戶雇傭制度,那么在匠戶繳納銀兩之后,就只能從民間征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镇市|
长岭县|
九江市|
交城县|
民和|
女性|
湖州市|
临夏市|
龙口市|
乌什县|
岚皋县|
新竹县|
兴仁县|
广河县|
兰州市|
乐东|
宁远县|
石嘴山市|
宜兰市|
天长市|
肥城市|
栾川县|
江都市|
德令哈市|
渝中区|
邵武市|
阜平县|
枞阳县|
双柏县|
亳州市|
宁陵县|
从江县|
淮北市|
贞丰县|
都昌县|
锦州市|
镇平县|
澎湖县|
敖汉旗|
定结县|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