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爺所說之事,太過匪夷所思,按照王爺所說,當時岷王府已經故去,岷王府后院由蘇氏掌管,她發現此事,卻不稟報岷王,反而要威脅王爺一個王子,卻是為何?” 鎮南王嘆了口氣,目光落到廣通王兩兄弟的身上,道。 “還不是為了她這兩個兒子!” 接著,鎮南王繼續解釋道。 “當時先皇新登大寶,我等兄弟年歲也長,各自冠婚,朝廷當中便傳來消息,一兩年內,我等或可獲朝廷冊封。” “冊封本是好事,但是一旦離開岷王府自立門戶,儀仗,王府,仆婢,事事處處都需用銀。” “四弟,五弟二人,因為年少輕狂,并不得父王喜愛,少有積蓄,蘇氏憂心他們出府之后日子難過,便開始偷拿府中的財物,為她兩個兒子以后做準備。” “正因偷竊者就是蘇氏本人,所以查來查去都查不出賊人是誰,但是此事卻偶然被我撞見。” “蘇氏畢竟是庶母,父王又年歲大了,我怕父王受不得打擊,便暗中警告蘇氏,讓她停止盜竊,以往不究。” “那日蘇氏去巡查府門,便是想要找個替罪羊,了結此事,卻不曾想,撞見了那落第舉子。” 話說到這,廣通王二人的目光也有些躲閃。 因為鎮南王所說的,有一部分的確是實話。 他們出府的時候,蘇氏的確曾經給了他們不少財物,雖然蘇氏自己說那是她多年的積蓄。 但是他們兩個又不是傻子,蘇氏一個妾室,怎么可能弄到這么多的積蓄。 但是這件事情,涉及到他們母親的名譽,他們無論如何,也都是不能承認的。 然而鎮南王卻沒管他們,繼續說道。 “我雖與蘇氏做了約定,但是蘇氏仍舊不放心,于是便偷了詩詞,拿來威脅我不得將此事說出去。” “當時,我也心有所懼,一時糊涂便應了此事。” “但是后來,蘇氏得寸進尺,毫不收斂,拿那份詩詞做威脅,繼續偷竊府中財物。” “我忍無可忍之下,便尋了時機,將那詩詞偷了出來,然后將蘇氏偷竊財物的事情,一并稟告了父王。” “父王雷霆大怒,當場要動家法,那蘇氏怕牽連兩個兒子,便索性自縊了。” 抬頭掃視了在場的親王和大臣一圈,鎮南王道。 “這便是當年的所有真相,諸位若有疑惑,盡可說出來,本王必會給一個滿意的答復。” 大殿之中一片安靜,群臣似乎都有些被龐大的信息量所震驚,直到片刻之后,方有大臣出列質疑道。 “鎮南王既然知道當年真相,為何宗人府堂審之時,沒有說出來呢?” 鎮南王胖胖的臉上有些無奈,開口道。 “堂審之上,寧陽侯等人堅持采信那份所謂的詩詞是本王所寫,對于本王的辯駁之言絲毫不顧,本王說了,那詩詞是假的,但是他們卻不信,再說別的,他們又豈會相信?” “何況,當時,他們也沒有給本王自陳的時間,自己覺得所謂的證據鏈完整,便定了本王的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