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皇兄何故造反?》
第(1/3)頁
歷來,京察和大計,都是最能彰顯吏部權力的時候,但是同時,最為考驗一個吏部尚書威望和實力的時候。
作為朝廷數年一次的大規模考核,必定會在朝堂之上引起軒然大波。
而幾乎每次京察和大計,主角除了吏部之外,還有另一個衙門,就是都察院!
吏部雖掌銓選之權,但是如此大規模的升遷轉調,不可能真的全由吏部一言而決。
所以實際上,京察是由吏部和都察院共同主持的,吏部為主,都察院為輔。
不同于三司會審當中,都察院僅僅起到監察作用。
在京察當中,都察院是真正參與到對于官員的考核當中的。
京察的程序,是由吏部考功司的郎官進行初考,在都察院的監督之下,給出初步結論。
初考的結論分為三種,稱職,平常,不稱職,每種結論中,又分為上,中,下三等。
得出初考結論后,會呈交給都察院,進行次考。
次考的過程當中,都察院的官員如果認為初考結論不準,定級不當,有權推翻初考結論,打回吏部重新進行初考。
兩次初考皆有疑者,由吏部尚書會同左都御史共同考定。
如果次考無誤順利通過,則被評為正常者,呈遞到吏部文選司,進入正常的銓選流程,視其上,中,下三等評級,根據各地各衙門的缺額情況,在同品級內進行轉調。
在初考,次考當中,皆被評為稱職或不稱職者,按例需進行品級的升降。
但是被評為這兩個等級的官員,需要更進一步,由吏部尚書會同左都御史進行三考。
三考無誤者,入文選司正常流轉,按照等次升遷或者黜落。
在整個過程當中,都察院會派遣僉都御史,副都御使,都御史全程參與考評。
除此之外,在三考結束之后,都察院的御史有權對最終結果提出質疑,彈劾京察過程當中的不謹行為,以及考察對象被遺漏的錯失,謂之“拾遺”。
這也是左都御史能夠和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并稱為外朝三巨頭的核心原因。
應該說,每一次京察,都是吏部和都察院之間的集體爭斗。
而這一次,又和以往不同。
這次京察,王文將刀子對準了都察院,必然會讓雙方本來就暫時出于斗爭地位的關系,進一步加劇惡化。
所以事實上,王文這個吏部尚書,并非和想象當中的那么輕松。
要知道,這種層次的斗爭,即便是朱祁鈺這個天子,也不好親自下場,不然的話,會破壞正常的朝廷秩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东县|
宣化县|
新晃|
巴彦淖尔市|
沁水县|
江永县|
平谷区|
桓台县|
普格县|
响水县|
莱阳市|
安溪县|
玉田县|
海口市|
龙山县|
古交市|
兴安盟|
凤冈县|
金华市|
娄烦县|
嘉鱼县|
天门市|
鄂温|
五河县|
漯河市|
武夷山市|
桃江县|
乌审旗|
泊头市|
义乌市|
囊谦县|
汉川市|
林甸县|
盱眙县|
时尚|
吉林市|
鄂尔多斯市|
通化县|
英德市|
芮城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