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永樂十七年,胡濙家中老母病亡,按制請求回家守孝,太宗皇帝不許,并將他從七品都給事中,拔擢為了禮部侍郎。 其后四年,胡濙雖然官職遷升,但是依舊在外“訪仙”,直到永樂二十一年,他才被召回。 到宣德元年,短短三年,便躍居七卿。 往常的時候,因為是陳年舊事,他不好多問,也不曾細想,但是如今,他卻突然想起小時候偷聽叔伯們談話,說到的一則傳言。 胡濙外出的那十七加四年,名為“訪仙”,但是實際上,很多人都猜測,他真正尋訪的,是靖難之時,在南京大火當中消失的建文皇帝。 不然的話,無法解釋他為何能夠得到如此的超擢,以及接連三代皇帝近乎偏愛的圣寵。 何況,太宗皇帝素來對求仙問道之事并不感興趣,卻偏偏派了胡濙“訪仙”長達二十余年,怎么看怎么奇怪。 最初聽到這則傳言的時候,朱儀還小,轉頭也就忘了,而且時過境遷,他也再沒有聽到類似的傳言。 但是今天,提到胡濙的“早年經歷”,朱儀忽然便想了起來這件事情。 聞聽朱儀問話,胡濙罕見的沉吟半晌,沒有說話。 長久的沉默之后,胡濙輕輕點了點頭,道。 “當年,老夫的確是外出,為太宗陛下尋訪仙人,并最終查得仙人蹤跡,然既為仙人,自不惹凡塵,當登仙界,得大自在,于是,老夫便回稟太宗陛下,天人殊途,不可貪戀虛妄之事?!? 終究,胡濙還是沒有承認,但是這般隱晦的說明,已經足夠朱儀聽懂了。 這般秘聞,即便早有猜測,可真的聽聞之時,他還是忍不住感到有些震驚。 最后,還是胡濙最先將此事揭了過去,淡淡的道。 “陳年往事,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不必再提,老夫早年的經歷,陛下想來是清楚的,如此說來,陛下所說的功績,恐怕未必是指軍功?!? 朱儀也反應了過來,胡濙到底有沒有尋訪過建文皇帝,早就是過去的事了,他要關注的還是眼下。 “可是,岳丈您是禮部尚書,典制一事您應該是最清楚的,我朝祖制,凡爵位世劵,非社稷軍功不得封,這……” 胡濙的神色有些復雜,張了張口,似乎想要說什么,但是最終,他還是長長的嘆了口氣,沒有說話。 半晌之后,方開口道:“總之,你不必擔心,陛下說你我相似,只怕還有一層用意。” 朱儀想了想,卻不得要義,只得乖乖的道:“請岳丈賜教?!? 胡濙淡淡的道:“等!” 見朱儀依舊疑惑,胡濙解釋道。 “陛下特意提起老夫早年的經歷,就是讓你不要著急,老夫當年,訪仙訪了二十年,陛下說你還年輕,未來必有機會,便是讓你戒急用忍,靜待時機。” “他讓你以國公之禮為你父親下葬,外人看來,這是在刻意貶低你父親,但是反過來想,這何嘗不是保全了你父親的國公之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