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祁鈺沒有說話,只是示意于謙繼續說下去,于是,后者輕輕嘆了口氣,接著道。 “如今邊境各處,關隘已經基本修復,軍屯也逐漸開始走上正軌,若要興建軍鎮,邊軍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于,各地近年以來災情頻頻,難以抽調出大量的徭役興建。” “臣親自考察過后,若要興建九邊,首處當重延綏,此鎮若成,則東起黃甫川,西至定邊營,其間千二百里皆可兼顧,但是,若要將此鎮建成和大同,宣府一樣的堅城,非一日之功,以近幾年的災情狀況來看,臣覺得,至少要三年以上的平順年景,才可以逐步開始啟動。” 言及至此,于謙的臉上也不由露出一絲苦笑。 按理來說,三年的平順年景,其實并不算太難,但是,誰又能想到,這幾年下來,竟然連一年的安順,都得不來呢…… 聽了于謙的話,朱祁鈺也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他輕輕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于謙的說法,道。 “既然如此,那么,倒是也不必著急,先生既然心中已有腹案,回去之后,可以和兵部王尚書商議一番,看看能不能進一步完善一下,有些可以早準備的,也可準備起來,至于具體什么時候可以施行,再議便是。” 聞言,于謙心中不由松了口氣,實話實說,他還真是害怕天子一意孤行,不過,至少目前看來,天子還是有分寸的,只是…… 于謙在朝多年,自然也是心思機靈的人,天子的這番話剛說完,他就察覺到了這話的弦外之音。 果不其然,天子轉而便道。 “這兩年多的時間,先生東奔西走,實在是辛苦了,如今北方邊境安寧,沿海倭寇也已漸平,先生也該調回京師了。” 于謙躬了躬身,并沒有說話。 涉及到這樣的話題,他接什么話都不太合適。 果不其然的是,緊接著往下,天子的聲音繼續響起,道。 “如今陳總憲臥病在家,據說身體十分不好,都察院那邊,一直都是王竑代掌,可他畢竟只是副都御史,而且年資不夠,威望不足,科道言路,實乃朝廷重地,不可輕忽,先生既然回京,可愿替朕暫掌都察院?” 這話一出,于謙倒是微微一愣。 實話實說,他也曾猜測過,自己之后的安排去向,畢竟,到了他這個身份地位,能夠安排的職位不多,無非也就是那么幾個。 可掌都察院事這個差事,他確實是有些意外。 不為別的,實在是他之前被貶出京那一次,和天子鬧得太不愉快,所以,科道言官這種差事,他覺得大概率天子不會交給他,甚至于,說不準這次的差事了解,讓他繼續出京辦其他的差事也未可知,可誰想到,天子偏偏就這么說了。 “怎么,先生不愿?” 這個時候,天子的聲音頓時讓于謙晃過神來,于是,連忙道。 “臣不敢,多謝陛下恩典。” “嗯,除了這個,還有一樁差事要先生去辦,回頭,朕會明日一并下旨,今日便到此吧,雪天寒冷,先生也要注意身體。” 奏對的最后,天子輕描淡寫似乎不經意的提了一句,但是,卻又在于謙開口發問之前將他堵了回去,這番舉動,倒是讓于謙感到有些奇怪,不過,天子都這么說了,他也只好把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起身拜道。 “臣告退。” 內閣,蕭晅坐在公房當中,埋頭對付著面前的一摞奏疏,打從他當上次輔為止,也算是有一段時間了。 雖然說,初時還有幾分不適應,但是,隨著政務逐漸上手,蕭晅也慢慢變得游刃有余起來。 尤其是經過了上次和陳循的談話之后,蕭晅意識到,自己有些過于急功近利了,因此,他如今雖然升任了次輔,卻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行為做事,反倒是低調了起來。 所幸在他當上次輔之后,朝野上下沒有發生什么特別棘手的事情,不至于讓他剛一上任就手忙腳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