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猴頭!執此為照,再不要你這個徒弟了,如再與你相見,我就墮了阿鼻地獄!” “師父,是跟你一場,又蒙菩薩指教,今日半途而廢,不曾得成正果,你請坐,受我一拜,我也能放心離去?!? 唐僧本不愿受禮,但孫悟空變出三個化身,四面參拜,唐僧這才受了一禮。 孫悟空吩咐沙僧道:“賢弟,你是個好人,沿途要仔細一些,倘若有妖精拿住師父,你就說老孫是他大徒弟,那些妖魔鬼怪,聽聞我的手段,必不敢傷害師父。” 這話一來是給唐僧多個護身符,二來也是想讓沙僧幫忙求求情。 但孫悟空現在還不知沙僧秉性,自是白費功夫。 沙僧唯唯諾諾,半句不答。 孫悟空看了幾眼,見唐僧沒有回心轉意,也無人求情,脾氣上來了,當即轉身離去。 受了委屈,最先想到的便是回家。 孫悟空先回了一趟花果山,見猴子猴孫無恙,便去武當山找狄光磊哭訴。 “哥哥啊,老孫保那唐僧取經,一路上無不用心。 可恨那和尚肉眼凡胎,不識英豪,呆子搬弄是非,悟凈唯唯諾諾,真真是氣煞我也!” 狄光磊笑道:“你這話可就錯了,豬八戒不是真心要搬弄是非,沙悟凈也不是真的唯唯諾諾。” “哦?此言何解?” 若是孫悟空帶著金箍,有緊箍咒束縛,豬八戒或許敢搬弄是非。 如今孫悟空并未帶金箍,豬八戒哪有膽子招惹孫悟空。 豬八戒頗有幾分伶俐,心知取經團隊中孫悟空本事最強,沒他不行,但師徒有些面和心不和,便借機挑破。 一來讓孫悟空回去散散心,二來讓唐僧見識到孫悟空的重要性,三來此事也有觀音菩薩暗中授意。 若是再不給取經團隊添點麻煩,孫悟空怕是要把西行路上的妖魔平推了。 至于沙僧,一個做過“錦衣衛”的人,不僅心細嘴嚴,而且慣會欺上瞞下,跟紅頂白。 原劇情中“偷吃人參果”一回,他也攛掇了,也吃了,但最終背鍋的是孫悟空豬八戒。 青兕那一難偷衣服被抓,也有他的份,但大多只記住豬八戒。 西行這一路上,沙僧好處沒落下過,背鍋卻近乎沒有。 遇到災劫,干的也是“看馬匹包袱行李”的輕活,打怪多是孫悟空和豬八戒的事。 只可惜,小聰明瞞不過佛祖慧眼。 最終想要與人爭功,不過是笑話罷了。 孫悟空得意之時,那便是“大師兄說的對”,孫悟空要被趕走,別指望他會說半句話。 不過經此一難,沙僧也會認識到,唐僧不過是“象征”,孫悟空才是真正的核心,此后就全部都是“大師兄說的對”了。 狄光磊并不喜歡陰謀論,但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陰謀詭計是免不了的。 事實上,就算沒有狄光磊提點,孫悟空也能想明白。 原劇情中,豬八戒把孫悟空請回去,孫悟空救人的時候,譏諷沙僧:“你這個沙尼!師父念緊箍兒咒,可肯替我方便一聲?都弄嘴施展!” 當然,別的地方可以給孫悟空解釋,觀音菩薩授意那部分卻不能說。 否則觀音菩薩就該守在武當山門口,日夜不停的盯著自己了。 “按照哥哥的說法,悟凈不可信?” “非也,沙悟凈取經的信念,絕不比唐僧差半分。” “為何?” “因為他沒有退路?!? “退路?” “唐僧本是如來佛祖二弟子,失敗了還能繼續轉世,你可以回花果山,豬八戒會帶兵,還有不少手藝。 沙悟凈由于過去的經歷,怕是沒有人會留他,一旦失敗,就要回流沙河,受那飛劍穿身之苦了?!? 孫悟空道:“是了是了,正是此理,不過他也是個可憐人,若能開悟,倒是能拉他一把?!? “還是你最仁義,安心等幾日,豬八戒就該來請你了?!? “不來最好,若是來了,定要好好收拾這呆子一頓?!? “那豬頭最是皮厚,隨你怎么收拾?!? “哥哥,大侄子呢?” “前段時間和我鬧別扭,離家出走了,你以后若是見到,幫我把他勸回來?!? “我可不會勸人?!? “那就把他揍回來?!? “哥哥舍得么?” “正是因為我不舍得,才讓你動手啊?!?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