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林光漠漠煙中淡,山骨棱棱水外清。 數九隆冬,唐僧師徒到了一處險峻高山。 還是那句話,每逢高山必有妖怪,唐僧師徒對此都已經感到習慣了。 習慣是習慣了,但唐僧屢教不改的毛病,卻還是沒有改正。 唐僧兜住韁繩,輕聲道:“悟空。” 前方開路的孫悟空退回幾步,問道:“師父,何事?” 唐僧指著前方說道:“為師有些乏了,前方山坳里有樓臺房舍,想來不是莊戶人家,就是庵觀寺院,且去化些齋飯,吃了再走。” 孫悟空瞪起火眼金睛,但見兇云隱隱,惡氣紛紛,心知其中必有妖邪,勸道:“師父,那些房舍不是好去處,斷不可入。” 唐僧心中“咯噔”一下,問道:“如何不是好去處?” “師父可曾聽說過,龍生九子,九子不同?” “自是聽過,可這和前面的房舍有什么關系?” “龍生的九子中,有一種名為‘蜃’,蜃氣放出,能夠形成亭臺樓閣的幻影,凡人因此稱之為‘海市蜃樓’。 蜃喜歡在云霧濃郁的地方施展此神通,吸引鳥雀野獸、商旅行人,一旦進入,便會成為他的餌食。” “你的意思是,前方的房舍是蜃幻化出來的?” “就算不是,這濃霧兇煞駭人,其中必有妖邪,師父在此等候,老孫去遠處化齋,萬不可走遠。” “放心放心,為師知曉。” 孫悟空又囑咐了沙僧兩句,剛想離開,又怕妖怪來襲,折返了回來。 “師父,我知你沒甚坐性,我與你個安身法兒。” 過車遲國的時候,唐僧自稱學過坐禪,坐上一二年都不在意,怎么可能沒有“坐性”? 若是只有唐僧一人,那還真能坐得住。 可身邊有個喜歡挑事的豬八戒,唐僧耳根子軟,豬八戒胡亂攛掇幾句,便很可能坐不住。 孫悟空拿出金箍棒,在地上畫了一個圈。 這神通喚作“生光”,是地煞七十二術之一,可以散發護體神光,可謂萬法不侵,諸邪不近。 孫悟空反其道而行之,把護體神光迫出體外,形成防護圓環,也就是“畫地為墻”。 這墻壁自是稱不上金剛不壞,但除非是牛魔王級別的大妖,否則打破金光的功夫,孫悟空已經返回了。 “老孫畫的這個圈,就如銅墻鐵壁,不管是虎豹狼蟲,還是妖魔鬼怪,都靠近不得。 你們在中間穩坐,安全無虞,倘若出了圈兒,很可能為妖魔所趁,千萬不要離開。” 孫悟空做好了一切能做的防護,飛身離去,去幾百里之外化緣。 唐僧能坐禪,沙僧也是謹慎的性子,豬八戒卻坐不住了,攛掇起了唐僧。 唐僧的耳根子著實軟,而且不長記性。 一次次劫難證明孫悟空說得對,卻又一次次忽略孫悟空的良言。 過不多時,唐僧三人到了前方的房舍中,發現那里是一處鬼宅,主人家已經死了。 豬八戒四下搜索,搜到三件納錦的背心。 唐僧堅守戒律,不肯穿,豬八戒和沙僧全不在意,一人穿了一件。 然后,背心就變成了網兜,把兩人都給抓住了。 果如孫悟空所說,這座宅院內有妖邪,但八戒沙僧被抓,唐僧再怎么后悔也是無用。 正是: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可恨法身無坐位,當時行動念頭差。 抓他們的妖怪不是別個,正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青兕。 青兕和文殊菩薩一樣,都是精通“碰瓷執法”的,捉賊拿贓,人證物證俱全。 縱然不吃你,關你幾天卻是應該的。 豬八戒沙僧有偷盜罪,唐僧作為師父,有管束不嚴之罪。 便是告到佛祖那里,青兕也有話說。 命手下小妖把唐僧豬八戒沙僧帶下去,青兕吃著果子,哼著小曲,等孫悟空到來。 過不多時,孫悟空在金兜洞外叫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