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尊嚴(yán)只在劍鋒之上! 在劍不夠鋒利的時候,隱忍是必須的。 更何況孫悟空剛剛和狄光磊論道過,明白此事事關(guān)重大,不能急于一時。 就算想要做出改變,也要等取完大乘佛法,辨明三藏真經(jīng)的優(yōu)劣之后。 孫悟空和唐僧十足十的默契,只輕輕一拉,唐僧便明白了孫悟空的意思。 一是明白此時該當(dāng)隱忍,不能意氣用事。 二是知曉孫悟空對此也非常不滿,是站在他這邊的。 三是“龍王不敢降雨真武大帝敢”,說明真武大帝有心改變天規(guī),同樣是他們這一邊的。 唐僧原本是一個很純粹的和尚,但經(jīng)歷的多了,也學(xué)會了以前很是鄙視的“心機(jī)”。 孫悟空同樣變了,不再是那個無法無天的齊天大圣。 學(xué)了會隱忍,學(xué)會了觀察,學(xué)會了計謀,學(xué)會了妥協(xié)。 這一切都是因為,唐僧和孫悟空學(xué)會了承擔(dān)責(zé)任。 承擔(dān)起“圣僧”、“大圣”應(yīng)該承擔(dān)的責(zé)任。 到了鳳仙郡郡守的官邸,孫悟空四下看了看,并未發(fā)現(xiàn)什么豪奢之物,兵丁衛(wèi)士也說這郡守頗為清廉,看來果真如此。 待到見了那郡守,發(fā)現(xiàn)他滿臉皺紋,頭發(fā)半黑半白,元氣衰微,顯然已積勞成疾。 孫悟空見此,不由得更怒。 若是昏君奸臣,坑了也就坑了,把一個清官坑成這個樣子,著實有些過分。 寒暄幾句,孫悟空飛身到了正堂房頂上,念動真言,請來東海龍王敖廣。 過不多時,敖廣到來,躬身施了一禮,笑道:“大圣喚小龍來,有何事吩咐?” 孫悟空道:“累你遠(yuǎn)來,也沒別的事,只有一事詢問,此地乃鳳仙郡,連年干旱,百姓困苦不堪,你為何不來下雨?” 敖廣道:“大圣,小龍雖為司雨之神,但無玉帝圣旨,如何敢私自行云布雨?” “此地久旱民苦,你普降甘霖,功德無量,又有何過?” “大圣開口,本不該推脫,但小龍來的急了,沒有帶行雨法器,也沒帶雨部天神。 不如大圣去玉帝那里,要一道降雨圣旨,小龍也好調(diào)撥雨部的神兵神將。” 孫悟空聽出敖廣話中推脫之意,道:“下不得雨,降下濃霧總該不難吧?” 不等敖廣拒絕,孫悟空道:“我兄長真武大帝為北方之神,主水,與水有關(guān)的都能管,若有他人問起,便說是奉他旨意,玉帝想來不會怪罪。” 敖廣見孫悟空把狄光磊都搬出來了,而且只是降霧不是降雨,也不再拒絕。 “大圣慈悲,小龍豈敢拒絕,只是真武天尊那邊,還要勞煩大圣去說一聲了。” “你兩個兒子都在他麾下,便是我不說,他還能不護(hù)著你?你這老龍,也忒小心。” 敖廣笑了笑,并不答話,只是催動龍族的天賦神通,在鳳仙郡降下一場濃霧。 初若溟濛,才隱南山之豹;漸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鯤。 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蒼茫,浩乎無際。 又如梅霖收溽,春陰釀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 濃霧雖然不是雨水,但水汽非常充足,百姓很容易就收集到一些淡水。 尤其是敖廣施展法力,加大了水汽濃度,使得這霧氣和小雨無甚區(qū)別。 鳳仙郡三年不下雨,乍見此濃霧,雖目不能視三尺,百姓也是歡喜非常。 孫悟空并未離開,而是繼續(xù)念動真言,把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連同狄光磊麾下五龍將軍一同請來。 敖摩昂帶來了狄光磊的旨意,四海龍王見此,不再收斂,直接降起了小雨。 唐僧見下起了甘霖,道:“悟空,可是玉帝準(zhǔn)許下雨?” 孫悟空道:“不是,我請了真武大帝麾下五龍將軍,目前是打著他的旗號降雨,管得了一時,卻管不了一世,咱們一走,這里還是會變得干旱。” 以孫悟空和狄光磊的關(guān)系,本不會以“真武大帝”稱之。 如此稱呼,卻是想起狄光磊昔年和他說的“災(zāi)難誕生信仰”,故意在郡守面前提了一嘴,為狄光磊賺取一份香火。 郡守不懂什么“真武大帝”、“五龍將軍”,只知孫悟空神通驚人,懇求道:“這位長老,還請發(fā)個神通,救我鳳仙郡百姓。” 孫悟空道:“你不說,俺老孫也要去一趟天庭,問問那玉帝老兒,為何要斷了鳳仙郡的雨水。” 說罷,孫悟空飛身直上天庭。 孫悟空架起筋斗云,轉(zhuǎn)瞬間便到了西天門,護(hù)國天王引天丁、力士上前迎接道:“大圣,取經(jīng)之事可完成了?” “沒完呢,沒完呢,不過也差不多了。” “既然沒完,那上天所為何事?莫非又遇到了強(qiáng)敵?” “非也非也,俺老孫到了天竺國地界,有一外郡,名叫鳳仙郡,不知犯了何事,三年沒能下雨,老孫特來上天詢問。” “這事我曾聽說過,據(jù)說是郡守冒犯上天,玉帝震怒,立有米山、面山、黃金大鎖,直等此三事完畢,才會下雨。” “卻不知怎的冒犯上天,莫非那郡守也曾大鬧天宮不成?” 孫悟空譏諷了一句,大步向著凌霄殿走去。 護(hù)國天王不敢阻攔,嘆了口氣,全當(dāng)什么都沒看見。 孫悟空到了通明殿,卻見葛玄、許旌陽、張道陵、薩守堅四大天師聯(lián)袂而來。 許旌陽道:“大圣所為之事,玉帝已經(jīng)知曉,只勞煩大圣去趟披香殿,待到那三樁事完成,自有甘霖降下。” 行至披香殿,卻見里面有一座十來丈高的米山,一只拳頭大小的雞一下一下的啄。 一座二十來丈高的面山,一條不足二尺長的黃毛哈巴狗一點一點的舔。 左邊有一個大鐵架子,架上掛一把金鎖,約有一尺三四寸長短,鎖梃有指頭粗細(xì),下面有一盞明燈,燈焰燎著那鎖梃。 孫悟空問道:“這是什么意思?” 許旌陽道:“雞吃完了米,狗舔完了面,燈燒斷了鎖,鳳仙郡才會下雨。” 孫悟空聞言大怒,掣出金箍棒,喝道:“那郡守是偷光了蟠桃園?還是砸爛了凌霄殿?竟然遭如此重懲? 五百年前,俺老孫大鬧天宮,偷桃盜丹,凌霄殿的牌匾都給砸碎了,我那花果山也是山清水秀,不見少半滴雨水。” 第(2/3)頁